炎热的三伏天终于在出伏的时候迎来了落幕,出伏预示着三伏天的结束,炎热的天气已不在,真正迎来秋高气爽的秋天。出伏以后,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温度的下降,可能前一天最高温度还有35度以上的高温,而到了出伏之后,最高温度已不足30度。
关于出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说法“出伏到,六不做”,意思是出伏之后,有6件事不能做,如果做了这6件事,可能不利于自身的健康。那么这6件事具体指什么呢?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 第一件事:做不顺心的事
大家都听过“秋燥”这个词,出伏以后虽然温度不高了,但是却很容易让人烦躁。这是由于出伏以后,白天时间越短,日照时间也越短,容易导致生理节律紊乱,进而影响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心情不好,也就出现了烦躁。
在烦躁的心情下,如果再去做不顺心的事,结果可能而知,肯定不会令人满意,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因此,不要去做不顺心的事,等心平气和之后再去做事。
- 第二件事:熬夜
三伏天期间由于温度较高,不少人喜欢熬夜,晚上天气稍微凉快一些,因此养成了熬夜的习惯。但是,出伏以后,就不要再长时间熬夜了。很多朋友在出伏以后,会感觉到很疲乏,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秋乏”。
当出现“秋乏”以后,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为最佳,另外,也可以适当的进行午睡,如果还是和三伏天一样,天天去熬夜,则可能会由于睡眠不足,引发心血管疾病,最终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 第三件事:洗凉水澡
三伏天期间,由于温度较高,不少朋友喜欢洗凉水澡,或者直接下河洗澡。而出伏以后,就不能再去洗凉水澡了,虽然中午时候,温度还比较高,但是,已达不到洗凉水澡的条件了。
尤其是下河洗澡的那些人,摸着表面的水温还比较暖和,但是,下面的水温则比较冰凉,如果冒然下去洗澡,可能会让人感冒,甚至腿抽筋,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因此,出伏以后,不论是在家里还是下河,都不能再去洗凉水澡了。
- 第四件事:吃冰镇食物
三伏天期间温度较高,人们都喜欢吃一些凉的食物,比如冰西瓜、冰饮料等,尤其是从室外回到屋内以后,喝上几口冰镇水非常舒服。而出伏以后,这些行为就不能有了,虽然三伏天期间也不建议这样做,但是,出伏以后更加严格。
不少朋友会有这样的经历,三伏天期间喝冰镇水,吃冰镇食物,肚子基本上都没事,而出伏以后,如果再去喝冰镇水,吃冰镇食物,肠胃就受不了,容易出现肚子疼,肠胃不舒服的情况。轻则可能喝点热水能缓过来,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去就医。因此,出伏之后,冰镇的东西就不要食用了。
- 第五件事:过度贴秋膘
“贴秋膘”是不少地区秋天的一种习俗,但是,要注意一点,“贴秋膘”主要指的是以前缺衣少食的年代,那时间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为了抵御冬天寒冷的天气,会选择在秋天多吃一些,以此来抵御严寒。而“贴秋膘”的方式就是吃一些好吃的。
但是,到了现在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不再为温饱而担心,冬天也不再为寒冷而烦心,吃得饱穿得暖,也就没必要“贴秋膘”了。当然,“贴秋膘”也有它存在的意义,但是,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尤其是想要“贴秋膘”的朋友来说,适当即可,不要过度贴秋膘,以免起到相反的作用。
- 第六件事:睡觉开空调
对于现在大多数的人们来说,三伏天期间,由于天气炎热,都会开着空调睡觉,如果的空调基本上得到了普及,三伏天期间开着空调盖着被子睡觉,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但是,到了出伏以后,晚上睡觉就不要再开空调了,出伏以后,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温度看似还能达到30度以上,而到了晚上,温度可能已经降到了10-15度左右。如果晚上还开着空调睡觉,不仅浪费了电费,还有可能吹感冒,看似开空调睡觉是享受,实际上,出伏以后,不开空调睡觉更舒服。
上述这6件事,就是出伏以后不能做的6件事,每一件事都比较常见,每一件事都关乎着大家的身体健康。今日出伏了,希望大家不要再做上述6件事,平安健康过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