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即失眠。由于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而成本病。不寐在古代书籍中称为“不得眠”、“目不瞑”,亦有称为“不得卧”者。
不寐,是以失眠为主要表现的一科病证,西医的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肝炎、更年期综合征以及某些精神病等,凡有失眠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篇的论述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人的正常睡眠,系由心神所主,阳气由动转静时,即为入睡状态;反之,阳气由静转动时,即为清醒状态。清·林珮琴《类证治裁·不寐论治》中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可见,人的正常睡眠机理,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的发生。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中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不寐的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方面。由外感病引起者,主要见于各种热病过程中;由内伤引起者,则多由于情志不舒、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内扰、胃气不和所引起。一般来说,因外感所致的不寐,实证较多;因内伤所致的不寐,以虚症为主。本篇着重论述内伤所致的不寐,现将其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一) 情志所伤 情志活动以五脏的精气为物质基础。情志之伤,影响五脏,都有可能使人发生不寐,尤以过喜、过怒、过思、或过悲更为常见。因为这些情志的活动往往耗损五脏的精气,使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以心、肝、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心藏神,劳心过度,易耗血伤阴,心火独炽,扰动神明;或喜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均易发生不寐。肝藏血,血舍魂。由于数谋而不决,或暴怒伤肝,或气郁化火,皆可使魂不能藏,从而发生不寐。脾藏意,主思,思虑过多则气结,气机不畅,必然影响脾的健运功能,以至气血化源不足,不能养心安神,亦致不寐。
(二) 心脾两虚 劳心过度,伤心耗血;或妇女崩漏日久,产后失血;病后体衰,或行大手术后,以及老年人气虚血少等等,均能导致气血不足,无以奉养心神而致不寐。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大吐、大泻、饮食,劳倦等伤及脾胃,致使胃气不和,脾阳不运,食少纳呆,气血化生的来源不足,无以上奉于心,亦能影响心神而致不寐。如清·郑钦安《医法园通·卷二·不卧》所说:“因吐泻而致者,因其吐泻伤及中宫之阳,中宫阳衰,不能运津液而交通上下。”
(三) 心肾不交 心主火,肾主水,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心肾交通,睡眠才能正常。《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陈良夫医案》对此有所论述:“心火欲其下降,肾水欲其上升,斯寤寐如常矣”。由于各种原因(如先天不足、房劳过度等),而致肾阴亏损,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阴;或心阳衰弱,心火不能下温肾水,均能导致不寐。
(四) 血虚肝旺 清·唐容川《血证论·卧寐》说:“肝病不寐者,肝藏魂,人攫则魂游于目,寐则魂反于肝。若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其证并不烦躁,清睡而不得寐,宜敛其阳魂,使入于肝”,说明肝病不寐的原因是由于血虚肝旺,魂不守舍。暴怒伤肝,或肝受邪后而致不寐者,均展同一病机。
(五) 心虚胆怯 平时心气素虚者,遇事易惊,善恐,心神不安,终日惕惕,酿成不寐。正如《类证治裁·不寐》中说:“惊恐伤神,心虚不安”。若胆气素虚,决断失司,不能果断处事,忧虑重重,影响心神不宁,亦可导致不寐。《素问·奇病论》说:“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又因胆属少阳,具升发之气,胆气升,十一脏之气皆升,各脏腑的功能即能正常活动。(见张志聪《素问集注·六节藏象论》注释)若胆气虚者,十一脏皆易受其影响,尤以心为甚,心神不安,则生不寐,正所谓“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虚胆怯引起的不寐症状,中乎是虑烦不眠,《沈氏尊生书·不寐》说:“心胆俱怯,触事易惊….,虚烦不眠”。
(六) 痰热内扰 唐容川《血证论·卧寐>中说:“肝经有痰,扰其魂而不得寐者,温胆汤加枣仁治之。”《类证治裁·不寐》中说:“由胆火郁热,口苦、心烦,温胆汤加丹皮,栀子、钩藤、桑叶”。《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引徐东皋语:“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说明痰热内扰,也是引起不寐的一个病机。
(七) )胃气不和 饮食不节,宿食停滞,或肠中有燥屎,均能影响胃气不和,升降失常,以致睡卧不安,而成不寐。《素问·逆调论》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即是此意。
【诊断与鉴别诊断】
凡以失眠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诊断为不寐。
不寐其概念较为明确。但历代文献不寐常常和“不得卧”、“不卧”相混淆,应加以区别。“不得卧”是指患者因疾病所苦,不能躺下而言。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支饮亦喘而不能卧。”《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从病因病机、临床辨证上来看,都可以确定“不得卧”和“不寐”有明显的不同。但《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的“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则是以烦躁不眠为主。因此,在临床上应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