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论·生命的过程与终点

短论·生命的过程与终点

【个人作品·杂谈·人的生命过程终点

美好的一天

历史、万物尤其是生命,既有“起点”,就必定会有“终点”;无论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是长或是短,是长夜漫漫还是转瞬即逝。而且,对于“生命形式”而言,每一个“生命个体”只拥有一次性的“生灭”机会,没有重复或者重生;任何其他“生命存在形式的叠加和交错”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尽管很多生命形式具有类似性和相似性,而类似性和相似性绝不等同于同一性。

由此可见,每个人的生命唯有一次;这就是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之所以珍贵的原因(之一);尽管数量的庞大化早已经淡化或遮蔽了生命之中原本非常宝贵的东西。(就如同“决定论”会弱化甚至否定生命的意志、价值和意义,从而“不得不”误入“虚无主义”的幽邃孔道。)

通常而言,人生的意义主要的还是在于起止之间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彰显生命的能量和光彩;正因为在此过程当中必须经历诸多繁难、痛苦和无助地磨砺而又不得不经受刻骨铭心的煎熬、挣扎和忍耐,所以可很多人还是寄希望未来的目标尽可能美好,并为此倾注真挚的热诚为之不懈努力,且希望尽可能快速地到达目的地;而又不由自主地恐惧抵达“目的地”。

概念符号

因为,一旦真的抵达目的地之后,一方面可能会大失所望,另一方面又因为突然发觉终点即意味着停止,或者说意味着抵至“终极之门:死亡之孔隙”;然而,生命历程即使有回旋也绝没有回溯的,人的一生就是不可逆的过程,直至终点。

(而轮回或升天之类的说法其实是自欺欺人的,尽管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那种“虚幻的支撑”,因为,人是需要情感依靠和精神寄托的。因为,人的认知尤其是自我认知总是会有短板、屏障和断崖的,这就需要某种形式的疏导和拯救。宗教尤其是佛教通常是最好的“庇护所”;当然,现实层面的信仰往往更觉实际。)

然而,任何人都必须经由“此门”,或得以放下、解脱和升华,或因芜杂的执念太多而饱受折磨又不得不进入“恐惧的死亡隧道”。

沉思

很可能因为“死亡”是对生、生命乃至既往生活幻象彻底否定、颠覆和毁灭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才令人恐惧;然而,一切必将不可避免,任何人对得接受人生的最终裁决:衰枯、死亡和消失。

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人们为了抵御死亡之魔,几乎穷尽人类所有的智慧,用尽几乎所有的方式方法,企图化解、转换哪怕是缓解“死亡魔咒”;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怎样尝试(甚至包括某些人如炼丹士或修炼者)走火入魔的以身涉险,最终的事实无情地证明:一切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徒劳。也就是说,人类是不可能在终极意义上改变生物的“生物性本质”;尽管看起来能够改变的大多是某种假象。

当然,这里必须从另外的层面说明,尽管人们的努力不可能改变人的生物性属性,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够改变和提升人的情感、思想乃至精神方面的内涵和品性。也正是因为人类具有情感、思想和精神,才可能使得人的渺小、脆弱而短暂的一生当中不至于太干瘪太落寞太空洞。

梦想远去

因为,在或长或短的生死之间,人总是得千方百计谋求生活或者说生存的需求(尽管其中很多东西是无用的甚至是累赘),以填充难以或缺的内心世界,以支撑生命载体(躯壳)尽可能美好地运行下去……人就是这么不断地清空和获取,直至不再需要了为止。

是的,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之中,起伏生息,人总是以其各自的独特性而跻身和虚渡在时光之海,完成着各自的意愿;而实现状况与意愿(或者说“初衷”,或者说是“愿景”和“欲望”)距离和反差甚巨总是难以弥合的“裂痕”、“伤口”或者说是“鸿沟”,——这就是人生痛苦的原由(之一)。

天空

因此,人生总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也是“人生故事”复杂多样性的缘故或根源;而能够“彻悟”“升华”以破解和超越此前人生内涵者,无疑是德性和才具超拔者。

退一万步说,与其等到忽然抵达人生终点才懊悔之前的种种过失或遗憾等等,不如及早地意识到人生的种种底色和真相,并予以尽可能地努力作为,不为此后的结局留下残缺:空悲切。换言之,在每个人起伏生息的一生当中,彰显真善美的生命光彩,留下尽可能有意义的足迹,不负苍天厚土。

古蓝云 2022.7.22.

生命旅程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25日 06:11
下一篇 2022年8月25日 06:1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