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只属于活着的人!
财联社今天报道,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发表了名为《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文章提出: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一个被视为大而不倒的龙头企业,一位举足轻重的行业大佬,发出“活下来”的预警,这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上一次出现在2018年。
2018年9月,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提出:万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战略检讨,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1654万平方米,销售额1499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2.2%。全国商品房销售再次刷新了历史房地产销售纪录,当年12月单月销售也刷新了历史记录。
2018年到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什么,已经不需要多言。活下去,不仅是郁亮的声音,也是众多房奴和炒房者的心声。
在2021年股东大会上,郁亮表示,万科从两三年的时间跨度力争实现三个目标:第一是业绩上止跌回稳,第二个是开发行业地位维持在第一阵营,第三个是多元化经营能力。
活着,仍然被放在首位。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数据,万科今年7月实现签约面积21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5%,环比下降30.1%;实现签约金额336.9亿元,同比下降34.6%,环比下降28.6%;销售均价1556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7.28%。1-7月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507.2万方,累计同比下滑39.7%;累计实现签约金额2489.8亿元,累计同比下滑38.7%;销售均价16519元/平方米,累计同比上升1.68%。总结一句话:量价齐跌。
站在行业景气高峰,在沸腾的乐观情绪中,第一个喊出“活下去”,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龙头企业灵魂人物做出重大战略性调整,这个信息的价值远远超过那些网红学者、大V的满嘴跑火车。
科技、地产大佬们都在收缩,消费大佬处境也不轻松。康师傅近日披露中期业绩。今年上半年,康师傅收益382.17亿元,同比增长7.97%;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滑38.42%至12.53亿元,基本每股溢利为22.25分。2021年中报以来,康师傅一直没能走出“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增收不增利,企业盈利能力下滑,通常表明产业环境恶化,最典型的就是成本压力增大、越干越赔。根据Wind数据,目前 A 股整体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为33%,52.4%的公司预计发生亏损。能够保持业绩高增的股票集中于上游油气、矿产,以及新能源等板块。产业链利润高度集中在上游,这个现象得不到缓解,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活下去”的压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李冬明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