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治疗方案与降糖目标在延缓糖尿病进展的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那么,使用药物降血糖的患者血糖控制在多少合适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血糖升高主要由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所引起,病程处于不同的阶段,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也有所不同。在糖尿病早期,血糖升高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尚可,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糖尿病患者血胰岛素浓度甚至要高于正常人,这是因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达到降血糖的目的。此阶段,血糖会波动在“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周围(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由于病程短、并发症少、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尚好,故血糖达标率较高,普通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年轻的患者,由于对稍低范围的血糖耐受性较好,不易发生低血糖,控糖目标可更为严格一些,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可使空腹血糖接近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接近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接近6.0%。
虽然糖尿病患者在早期血糖控制容易,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胰岛素分泌逐渐减少,血糖达标越来越困难,但即便如此,也只能通过调整降糖方案,如增加降糖药的剂量或种类,将血糖控制在上述目标范围(普通患者的降糖目标),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但老年人除外。老年人通常存在多种慢性疾病,认识功能、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均会有所下降,发生运动损伤与跌倒风险较高,且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因此降糖目标应适当放宽,具体降糖目标应据病情轻、中、重来定:病情较轻的患者,空腹血糖应低于7.2mmol/L,睡前血糖应低于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5%;病情稍复杂的患者,空腹血糖应低于8.3mmol/L,睡前血糖低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8.0%;病情较重的患者,空腹血糖应低于10mmol/L,睡前血糖低于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8.5%,因此,老年人的降糖目标因人而异。
综上,普通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年轻、病程短、并发症少、不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降糖目标应更严格一些;老年、病程长、并发症多、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降糖目标应适当放宽。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长期吃降糖药物,但是不知道自己血糖控制的水平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也不知道血糖控制在多少属于达标。
针对血糖控制目标,我们主张不同情况的患者,控制目标有一定区别。
核心目标是在确保安全、有效、不发生低血糖、不引起肥胖、不诱发心血管疾病前提下,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得更严格。
那么什么血糖标准才叫严格?
严格血糖控制标准就是:
空腹血糖控制在4.4~6.0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或任意血糖在:6~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6.5%,或更为严格 6.0%。
此标准适用于:新诊断的年轻、预期寿命长、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无低血糖风险的患者。
一般标准血糖控制目标是:
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或任意血糖在: 1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7%。
一般标准适用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
宽松血糖控制目标是:
空腹血糖控制在8~10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或任意血糖在:8~12mmol/L,甚至可放宽至13.9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8%
宽松血糖目标适用于反复低血糖发作的患者、高龄大于80岁的老年患者、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预期寿命 5年的患者、没有家属陪伴的老年人、有智力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要求血糖控制应该放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刘医生驿站的悟空问答或今日头条!
感谢关注!
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目标因人而异,因情况不同而不同,我就给您逐一介绍吧!
首先,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7%,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约有60%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已接受治疗者糖尿病,血糖控制状况也不理想!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1)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
或
(2)空腹血糖 》7.0mmol/L
或
(3)OGTT 2小时血糖 》11.1mmol/L
需要再测一次予以证实,诊断即可成立!
其次,不同人群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
普通人群应当控制空腹血糖在7mmol/L以内,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内。
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波动水平,控制餐前血糖 3.5 5.3mmol/L,餐后1h血糖 《 7.8mmol/L,2小时《 6.7mmol/L。并且注意避免低血糖,在产后6到12周,筛查是否有永久性糖尿病,即使血糖正常,也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
所以对孕妇来说,血糖高了,低了都要不得
需要进行择期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0mmol/L。接受大中型手术者,术前改为胰岛素治疗。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我们建议大家的降血糖目标为空腹血糖应小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7.0%为宜。糖尿病是影响我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患病人数众多,并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为:①具备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等糖尿病典型症状,且空腹血糖 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 11.1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②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则需要在非同日两次测得上述血糖达标。糖尿病诊断确立后,应积极开始规范化治疗,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药物要个体化,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听从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以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对于青年人群,我们的血糖控制水平可适当严格一些,而对于老年人群,则可适当放宽。
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感谢邀请!
一、什么是血糖?有何作用?
血里面的葡萄糖就叫血糖。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人体进行日常活动能量的重要来源。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正常人血糖的产生和使用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二、血糖标准
血糖的检测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进餐时第一口饭算起,并且平时服用的降糖药物正常服用,这两点非常重要。 专家认为餐后2小时血糖与糖尿病的死亡率关系更大。餐后血糖降低2mmol/L可以减少猝死的发生。血糖控制指标要因人而异,老年人宽松些,年轻人要严格。
指导意见:
1、满意标准:空腹血糖 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 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4 6%。
2、良好标准:空腹血糖在6.1 7.2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 8.9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6 7%之间。
3、尚可标准:空腹血糖在7.2 8.8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8.8 11.1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 8%之间。
4、较差标准:空腹血糖 8.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 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 8% 三、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标准 (不同糖尿病人建议血糖控制指标)
2型糖尿病:60岁以下:空腹血糖:4.4-6.0mmol/L 餐后血糖:4.4-8.0mmol/L
小喜有话说
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发生并发症或合并症的风险高、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治疗方案需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个体情况、更重视安全性。
糖尿病治疗要达到良好的效果,要做到“科学教育、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药物治疗”并驾齐驱,缺一不可。患者不仅要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也势在必行。
糖尿病是影响我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病人数众多,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规范化的治疗,以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表现,并可伴有多器官组织并发症发生的综合征。当我们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即应警惕糖尿病可能。糖尿病诊断确立后,应积极正规就医诊治,听从专业医生指导,进行个体化治疗,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大家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内、餐后两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0.0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0%以内为宜。当然,对于中青年人群,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建议血糖控制目标可更为严格一些,尽量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5mmol/L以内,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0%。而对于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龄人群,则可适当放宽标准。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治疗观察)(疗效判断标准)①血,尿糖控制标准:理想控制:空腹血糖<6,1mm0丨/L,歺后2h血糖<7,2mm0丨/L,24h尿糖总量<0,9y/24h尿,b,较好控制;空腹血糖<7,2mm0丨/L,歺后2h血糖<8,3mm0|/L,24h尿糖总量<15y,如果血糖,尿糖达不到上速标准,则视为未被控制。②临床治愈标准和好转标准,a,如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和歺后血糖均正常,24h尿糖,一型糖尿病<25克,二型糖尿病<IO克,妊娠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歺后2hIO克,可视为临床好转。总的来说本病一型较重,常需坚持胰岛素注射,二型糖尿病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口服降糖药即易控制,预后良好。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糖尿病吃药控制血糖的目标是多少?有哪些建议?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人数已经超过了1亿,虽然很多人有糖尿病,但是大家对于糖尿病的知晓率并不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今天我来分享一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1.糖尿病吃药控制血糖的目标是多少?
正常人的血糖是3.9 6.1mmol/L,而空腹血糖 7mmol/L或餐后血糖 11.1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不能仅凭一两次的血糖升高就诊断为糖尿病,需要多重复测量几次;而糖尿病患者吃药控制血糖的目标是空腹血糖 7mmol/L、餐后血糖 10mmol/L即可,另外糖化血红蛋白比值 7%;
2.糖尿病病人为何不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而是比正常数值高一些?
估计很多糖尿病病人都有这个疑问吧,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很多人因为这些并发症失明、截肢、脑梗死、心力衰竭等;但是糖尿病病人本身已经适应了高血糖的这种环境,如果把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内,会使糖尿病病人不适应;另外糖尿病的一个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低血糖,如果把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那特别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下人是有生命危险的;如果因为低血糖而死亡,那还不如把血糖控制的稍微高于正常值;
3.对于糖尿病病人有什么建议?
- 新发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强化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新发的糖尿病如果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使胰岛细胞休息,可以帮助胰岛细胞的恢复,这个好处可能短期不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是能改善患者预后,延缓胰岛细胞破坏的;
- 定期监测血糖:通过监测血糖可了解最近血糖的变化,可以根据血糖的变化来调整用药;
- 定期检查眼底、肝肾功能等:糖尿病本身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如果定期检查这些,可以做到早期发现并发症,从而有效地进行治疗;
- 低盐低脂低糖低能量饮食;
- 避免熬夜;
- 适当锻炼身体;
- 保持合适体重。
最后小结: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空腹血糖 7mmol/L、餐后血糖 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比值 7%;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建议如上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即是控制血糖,无论采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还是药物治疗,目标都是一样的,能控制在正常水平最好,即便不能达到最好,也应尽力控制在危害最低的范围,通常控制目标可以参考两个数值:
- 理想目标: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
- 一般目标: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
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对血管的损害,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致使全身组织器官因缺血缺氧发生病变,特别导致可致死致残的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血糖在全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在进行变动的,所以对血糖的控制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 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因此与进餐的密切的关系,一日三餐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最大,是造成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餐后血糖升高比空腹血糖升高的危害更大,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也较大。
- 血糖在全天不断波动,但正常情况下会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比如空腹(餐前)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的差值一般不超过2.0mmol/L,糖尿病人这种情况会被打乱,但应尽力将这两种差值控制在4.6mmol/L以内。也正因如此,对血糖的监测也要有侧重点,即平常要多测餐后血糖,简单地评判血糖波动的血糖检测法是一日四次检测法,即测量一人空腹和早、中、晚餐后2小时的血糖,这三个血糖能达到上述的控制范围才能看做血糖控制基本达标。
更为重要的是,对糖尿病人来说:控制好血糖是重要的,但同时还必须注重对血压、血脂的控制,与血糖一样也要达到控制要求,标准是:
- 理想血压:小于120/80mmHg;一般血压:小于130/80mmHg;最低目标:小于140/90mmHg
- 低密度脂蛋白一般目标:小于2.6mmol/L;理想目标:小于1.8mmol/L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已经上升到除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外的第三位危及大众身体健康的疾病。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对于2型糖尿病,只要我们积极治疗,完全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现代的医疗技术,暂时不能根治糖尿病。如果发现糖尿病早期,将血糖控制到理想的目标值,则完全有可能避免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虽然糖尿病的典型表现有三高一低,但是许多糖尿病病人缺乏典型表现。因此建议大众,定期检查血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前期。
一旦发现患有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就要按照五架马车的方式进行管理,比如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教,让其掌握好糖尿病知识;比如加强运动,给予运动治疗;比如控制饮食,给予饮食治疗;比如监测自己的血糖;比如药物治疗等等。
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应该是在正常范围内。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不太长,特别是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好的患者,一般适用于较为严格的标准。比如空腹血糖最好是控制在4.4-6.1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
当然,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这些标准,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比如空腹血糖在4.4-7mmol/L之间,随机血糖不超过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要求越严格,预后越好,并发症越少,甚至不会出现并发症。
当然,凡是并发症比较多、自我控制能力又不太好、低血糖风险比较高的糖尿病病人,只好适当的放宽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