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自己的孩子变成学渣,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学霸,这是困扰很多夫妻尤其是年轻夫妻的棘手难题。按理说,每个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只有个别的孩子特别聪明,这种概率极少。
我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以及对亲友的所见所闻,总结出了八个字:陪伴,兴趣,立规,阅读。
一,陪伴是最长久的深情。
祁阳市有很多年轻夫妻在孩子一两岁时甚至出生几个月后就外出打工,将孩子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还为自己逃避为人父母的责任而找借口:我们去沿海地区打工赚钱,还不是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
其实这是年轻夫妻自私的表现,是为了逃避为人父母的责任。
以前祁阳的企业少,就业岗位少,现在随着祁阳市的快速发展,落户祁阳的企业越来越多,年轻人就业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年轻夫妻在家乡打工,虽然工资比沿海地区低一些,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在家乡工作又能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祁阳体制内工作的年轻夫妻,他们在陪伴孩子成长方面相对而言有一定的优势。)
留守儿童慢慢长大,三岁以后开始懵懵懂懂地特别渴望父母的亲情,而不是隔代亲。
如果这种亲情长期缺失,孩子的人格、心理是难以健全的,这也会导致其长大后情商比较迟钝、学习成绩也比较差!
我的熟人中就有这种例子。有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男孩,成绩很差,他的父母在他一岁半时就去广东打工了,他和三岁的妹妹跟爷爷奶奶生活。今年过年后,男孩的妈妈决定留在家里督促儿子学习,以及照看女儿。无奈男孩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真应了那句话,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我所讲的陪伴,除了陪伴孩子做作业,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必须要陪伴孩子亲近大自然。
陪伴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好处,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相信有很多专业人士早已作过阐述。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所讲的兴趣,包括课外兴趣和学习兴趣。
先讲一讲课外兴趣。
很多年轻夫妻恨不得立马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全才,唱歌,跳舞,书法,绘画,乐器,等等。全然不顾及孩子的天赋、感受和兴趣,既浪费了金钱,又耽误了孩子的时间,还耗费了精力。
我的观点是,大部分孩子能有一个课外的兴趣就不错了,如果孩子没有课外兴趣,那么做家长的就不要强求。
我女儿小时候,我给她报了舞蹈班和绘画班。过了一个月后,有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女儿突然对我说,她不喜欢跳舞,只想去画画。我顺从了女儿的心愿。女儿长大后对我说,她当时很感激我当时没压迫她去继续学跳舞。
现在讲学习兴趣。在这方面,就不能完全由着孩子的性子了。孩子如果有偏科倾向,做父母的,要及时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孩子对弱科的兴趣。因为,总不能孩子说不喜欢语文或数学,就不学语文或数学吧。
我女儿从小数学成绩好,但不喜欢语文。记得女儿八、九岁时,有一次她对我说,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江雪》时,说零陵有纪念柳宗元的柳子庙,离祁阳不远,这是真的吗。
我告诉女儿,零陵是千年古城,好玩的地方多着呢,下次有时间的话,爸爸带你去柳子庙玩。女儿听后高兴极了,就天天盼着去零陵玩。
那时还没买车,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五一”那天一大早,我就带女儿坐上从祁阳到零陵的班车。(考虑到减少开支,我妻子就没随行了)。一个多小时后到了零陵,我带女儿游览了柳子庙(要买门票)和朝阳公园(免门票),女儿别提多兴奋了。我给女儿当起了导游,讲解柳宗元与永州的故事。
从零陵回来后,感觉女儿对古诗文越来越有兴趣了,我因势利导,又讲到了宋词,还说李清照曾来过祁阳的浯溪呢。后来我和妻子多次带女儿去浯溪游玩。
从此以后,女儿对学习语文越来越感兴趣了。
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应该给孩子立规矩的成长关键期,孩子的父母千万不要和孩子做朋友!
很多年轻妈妈总是把“我和我孩子是朋友”挂在嘴边,还自鸣得意。殊不知这是个天大的误区。
孩子在5一11岁是个关键期,是非观念还没完全形成。孩子的父母应该给孩子立规矩,讲信用,树威信。告诫孩子要知礼节,尊长辈,明羞耻。
有些夫妻说孩子十四五岁以后性格相当叛逆,不听话、不尊重父母,甚至还打骂父母。说到伤心处,怎么就养了个白眼狼啊,声泪俱下,捶胸顿足,肝胆欲裂,痛不欲生。其实是他们在应该给孩子立规矩的时期,亲情蒙蔽了清醒,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了良机!
我有一个杨姓朋友,他的妻子姓陈。他的女儿就叫他俩为“老杨、老陈”,很难得叫他俩为“爸妈”。现在老杨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怕吃苦怕受累怕受气,在家啃老已四年。
我妻子的侄儿小时候淘气得很,因为有爷爷奶奶护着,侄儿凡事与他父母对着干。侄儿有一次玩火将沙发上的衣服点着了,幸好他爷爷发现及时,才避免了发生火灾。我的妻兄发了狠话,叫孩子的爷爷奶奶出去,关上门后把他儿子打得鬼哭狼嚎。孩子的爷爷奶奶心疼得捶胸顿足喊破喉咙也不开门。从此以后,这孩子再也没有玩火。后来侄儿考上了中南大学。
还应该给孩子立下“放学后写好作业再玩耍”的规矩。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儿子是他父母带大的,他弟弟的儿子是他弟弟的岳父母带大的。我朋友的父母溺爱孙子,对孩子放学后是否做作业有失管教,常常是孩子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就到外面疯玩,或者在家看动画片。等到吃了晚饭后孩子才应付式地做作业。
我朋友的侄儿在外婆家长大(我朋友的弟媳是独生女),我朋友弟弟的岳父是教师,严格规定我朋友的侄儿放学回家后必须是先做好作业后才可以玩。
后来,我朋友的儿子连三本都没考上,我朋友的侄儿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
四,阅读能够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要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书籍的好习惯,既远离了手机,保护了视力,又培养了气质。
我有一个当警察的同学,平时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他女儿一起阅读。他告诉我,在他女儿上小学时,他甚至在星期天调班,陪他女儿去图书馆阅读书籍,大部分双休日就让他妻子陪女儿去图书馆阅读或借书回家看。后来,他女儿考上了复旦大学。
我的点滴体会,肺腑之言,希望能对为人父母者有所裨益。如果你喜欢我这些善意的劝告,请你点赞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