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船舶如要靠岸停留,就需要港口,但春夏季节气候宜人,船只尚能停靠,可一旦进入冬季,满目萧瑟不说,近岸海水还容易结冰,这就给船只停靠带来了大问题。
可地球上偏偏就真有“永不结冰”的港口,而且还是位于四季分明的北回归线上,这就是位于在乌克兰正南方向,濒临亚速海和黑海之间,著名的克里米亚半岛。
谓之著名,倒也名副其实,此地不仅风景秀丽,矿藏丰富,历史人文丰富多元,人口中超过六成的俄罗斯人在这里居住,也有少部分鞑靼人和其他民族栖息于此。
这里的克里米亚鞑靼人,实际就是半岛的原住民,早在1300多年前已经由内陆迁至半岛,以及亚速海沿边区域,这是他们休养生息的家园,世代秉持和平的理念,直至如今。
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决意不再成为他国的附庸,而自行建立拥有内政的主权国家。
消息一经发布,俄罗斯马上证实并予以支持,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员诸国,却激烈反对,并准备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此时人们才得以看出,克里米亚的初衷是并入俄罗斯,但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环境,只能使之求“其次”。
也只有这样,克里米亚才能继续依靠俄罗斯的庇护,不受西方的打压和盘剥。七年过去了,当地的老百姓如今过得如何呢?克里米亚到底特殊在哪里呢?
史海钩沉
人们都称此地是拥有传奇色彩的地方,但实际意义则等同于和平匮乏之地。就像三原色过渡的中间地带,常被其他种族和国家势力浸染,近现代尤其明显。
1443年,北方蒙古游牧民族建立大汗国,自称成吉思汗十一世孙的哈吉格来,率部族西征到克里米亚半岛建国,史称克里木汗国,是蒙古国四大汗国下辖中的一支。
依靠着半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克里木国逐渐成为十八世纪前,东欧最强的势力之一。
作为穆斯林教众,为传播伊斯兰教义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是伊斯兰国家西迁,抵抗西方外教势力的前沿阵地。
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际,远在东边的克里木汗国也风雨飘摇,最终被俄罗斯一举吞并。
尽管之后作为自治共和国,在黑海存在,但一直被苏维埃联盟制约和管辖,美苏冷战期间,更是一度降格为州县地域,是为苏联的仆从附庸。
待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就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乌克兰频频发难俄罗斯,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半岛两极化纠纷日益严重,成为东欧大国和谐关系的“绊脚石”。
乌克兰百姓
在近代“美国梦”的诱拐下,乌克兰由原先的苏联兄弟国家,逐渐离心。
他们幻想通过西方势力,遏制俄罗斯发展,从而使自己在此次争端中,坐收渔翁之利,所以乌克兰积极成为北约东扩计划的马前卒。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手段,让乌克兰进入一个以消耗自家国力为代价,为阻断俄罗斯发展为任务的“自杀计划”,这个黑洞将永无休止地吞噬周边地域的一切。
再说回克里米亚,这里无疑是纷争的必然,战争的导火索。
历史上好像不曾有为俄罗斯站队说话的人,更多的是一言不合即兵戈相向。这种观点未免偏向主观推断,但俄罗斯的疆域之大,人口之众多,不得不使他国忌惮和觊觎。
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到1856年的四年间,俄国为了争夺小亚细亚的领土权力,与西欧诸国在克里米亚半岛开始了一场继拿破仑战争后最大的一次战役,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俄罗斯以一敌四,对手分别为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意大利。
西欧列强认为阻断沙俄西进的手段,无非是限制其继续扩张,遂通过强势手段介入或直接占领黑海周边国家,在经济和交通上予以垄断。
俄罗斯当然不愿任人鱼肉,他们认为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就只能通过武力手段解决。
而西方诸国第一个要排除的隐患,就是俄国的黑海舰队,于是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通过舰船和人力,把克里米亚这座天然良港围了个水泄不通。
后世认为俄罗斯“人菜瘾大”,这是有历史根据的。
俄罗斯面对这样的冲突,还能强装镇定,不惜用焦土策略,让克里米亚成为人间炼狱,与以英法为首的联军,展开为期四年的半岛争夺战。
结果没抢到不说,还损兵折将,搭进去近50万条人命。
克里米亚的历史地标,在几年之间瞬间化为乌有,变成了一台毫无人伦的“绞肉机”。联军因为伤亡惨重,最终还把“伤员护理”升级成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
可就算这样,到了近现代,克里米亚的状况仍不见好转,尤其落入乌克兰的手里后,她的境遇可谓雪上加霜。
忍辱负重
乌克兰是一个“生在福中却不自知”的国家,她给世界的印象只有一个:不争气。
苏联解体后,作为曾经的重要盟友国,乌克兰继承了大量的资源和政治遗产。这里不仅有欧洲最大的造船厂和先进的军事铸造工业体系,还有着数不尽的专业人才和科研机构。
军队数量上,更是在区域内除俄罗斯外,无其他国家与之匹敌,国家战争机器统管陆军24个师,近80万人,辉煌一时。
乌克兰旧照
乌克兰还是拥核国家,国防力量让当时的美国都不敢小觑,而且本国因为有着世界最大面积的“黑土地”,一跃成为令人瞩目的“欧洲粮仓”。
可就是这样得天独厚,乌克兰还是一穷二白,时至今日,乌克兰依然靠吃“祖业”过活,社会经济一蹶不振,大量劳工失业不说,物价更是居高不下。
政府每天都在宣扬兴国政策,实际上更多的是民族主义的抬头,不断拉拢境外分裂势力,为其提供金钱和技术保障,让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自上世纪60年代起,克里米亚就是这样,被一头“无能的狮子”指挥着,一直处于无法回头的尴尬境地。
乌克兰民众领救济
其实当时的乌克兰的收入,是鼎立于东欧诸国之上的,因为苏联老大哥留下的遗产,被当时的掌权者认为,可以消耗数百年之久,因而国内的生存压力并不大。
但克里米亚却是个例外:也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区域限制,克里米亚当时的收入水平远低于俄罗斯,但矿产输出和贸易出口却位居乌克兰各州前列。
这种“只出不进”的境遇,让克里米亚人无所适从,他们纷纷向乌克兰高层表达不满,最后都以借口被推脱搪塞了过去。
进入九十年代后,乌克兰国家经济进入颓势期,克里米亚则面临着崩溃。
他们一直不断向上层阶级声讨,并连年发布“独立法”和“共和国宪法”,要求自力更生,都被乌政府无情的取缔。
而俄罗斯却不停地向其抛来“橄榄枝”:大量开展双边友好合作,为当地人们增加就业机会和劳动保障,并以俄联邦与克里米亚同族的向心力,来感化和引导半岛的政治走向。
同时新上任的亲俄乌总统,也极力为双方的互动添砖加瓦,这让半岛局势趋于缓和。
冷暖自知
在靠近俄罗斯之后,克里米亚人都感觉到即将要“迎来了春天一般”,此言不假。
工业科技是国家发展的血液。而在苏联解体后,大国纷争缓和,克里米亚依赖的造船工业日渐凋敝,乌克兰显然无法继续支持这幅烂摊子。
再说到港口,克里米亚作为半岛国家,本来港口众多,但却多数是军事驻地,商业港口却寥寥无几,这严重影响了半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克里米亚本身更多的是战略价值,而非经济价值,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地社会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极低。
所以克里米亚长期处于被优质城市包围的,类似“城中村”一般的尴尬存在。与此同时,当地复杂的政治因素,也是一只把克里米亚人民拉向深渊的“无形手”。
乌克兰总统五次总统换届,每次都强调“中央法律高于克里米亚法律”,通过政治干预,甚至出动军队占领,直接包揽半岛形势。
随着局势日益复杂,半岛的工业萎缩殆尽,曾经引以为傲的旅游业也频受冲击。
早在苏联时代,克里米亚便是世界著名的疗养胜地,服务设施完善,住所宾馆一应俱全,可目前的形势让这项产能也完全下降,每年以接待游客5倍的速率,在持续降低。
这还不算,就连吃饭和饮用水,这种日常的生存条件,也成为当地人日趋紧迫的问题。
农业作为生产的基石,正面临萎缩和止步不前的双重压力。
因工业和旅游业崩溃带来的“蝴蝶效应”,让克里米亚的农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负面连锁反应。
为本土居民和游客生产的内销产品链,以及为出口他国的外销供应链,都被当地的政治社会因素挤兑和瓦解,可谓积重难返,杯水车薪。
生活质量的下降,大批失业人员的产生,使当地的治安秩序几度混乱,社会犯罪率成倍增加。
而人民的最后诉求:语言自由,也被乌政府以“去俄化”为由无情剥夺后,直接引燃了克里米亚人的怒火。
克里米亚政府在多次抗议无果的情况下,直接绕开乌政府高层,于2014年3月16日举行全面公投,以85%的通过率的绝对优势,直接选择并入俄罗斯联邦。
现如今的克里米亚,是一个可以拥有双重国籍的地方,人民的情绪在共同语言的调和下,得以将仇恨化解。
“现在老人们的退休补助是公投前的三倍还多,普通职工的工资比原来多出了五倍还有余!”克里米亚年长的居民喜形于色地说道。
如今的克里米亚人的收入水平,已经接近苏联时期的GDP,而俄罗斯则一如从前一样,一直为其经济版图出谋划策,并投入大量资金,为克里米亚成为经济特区添砖加瓦。
公投事件仅过去四年,半岛居民月收入就已临近三万卢布,折合人民币三千五百元。这在当地人心中,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而邻居乌克兰,则还在欧盟和北约的影响下,蚕食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资本”,当地居民的收入已经不能和半岛同日而语了。
任重道远
近日,俄乌战争正酣,美国及其盟友,显然不愿意继续支持这位“被玩儿残的队友”,他们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直接向其输送武器资源,间接干涉战争走向。
好在俄罗斯把战火引向了边境,不然克里米亚的情况,也许要比之复杂和激烈的多。
克里米亚已然把俄罗斯视为命运共同体,其强大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成为两国直接双边往来的重要且强大的内核。
俄罗斯秉持着友好共赢的原则,为克里米亚的经济,写好了未来的“剧本”。
并且近年来由于俄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的推动,更是让克里米亚百废待兴的工业基础,有了复苏的迹象。
但由于西方诸国对俄罗斯经济的制裁,使其近年来经济持续低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相较于毗邻的乌克兰,克里米亚的成绩则是质的飞跃。
据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克里米亚居民,对现有生活感到满意,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另一方面,相对于安全问题,克里米亚半岛也是稳定的,这不仅归功于俄罗斯联邦从各方面提供的军事安全保障,
就连俄罗斯四大海军舰队之一的黑海舰队,也以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港口为主要基地,为半岛整体的维稳工作保驾护航。
所以从目前来看,克里米亚选择并入俄罗斯,是一个明智且正确的选择,而着眼于未来,其政治和经济蓝图,也会为当地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