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日本人经营的山本照相馆发行了一本相册,记录了清朝北京城及城郊的人物和人文风光。
北京前门火车站(1905年)
通过这些画面,穿越回清光绪帝治理下的大清朝,前后一百多年的时光仿佛两个世界。
热闹的崇文门大街
据文献书籍燕京杂记中描述,北京城内街道除了正阳门以外,其余绝不砌石,而这些景象记录了当时北京城道路多是泥土之路。
城墙上拍摄北京外城
再加上常年日晒雨淋,每到烈阳暴晒之际便是尘土飞扬,而到雨落雪下之时,更是泥泞不堪。
关门闭户的大清门
北京城内的蒙古人与帐篷
清光绪1893年五六月份,京城大雨连绵,尤其是六月十二日以后,雨势更猛,昼夜不止,积水成灾。
1893年北京街道,在积水中行走
这年不但北京,就连河北全省晋、豫、鲁等部分州县水灾都十分严重,而北京城内无室不漏,无墙不倾,东舍西邻全无界限。
1893年北京街道的积水齐腰深
1893年在积水中艰行的马车
积水退去,墙上的水痕依稀可见
到田野里搂柴禾的男孩
晚清时期的照相机已属于罕见的奢侈品,就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绝大多数人都从未见过。
祖孙合影
这些人好奇地盯着镜头,未必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更想不到自己的影像会流传一百多年。
闹市上围观洋人拍照的人群
赤脚的侏儒与正常身高的行人
简陋的街头小吃摊
鸦片战争后,随着教会与租界在中国各地的扩展,西方音乐开始全面涌入中国,两种不同的音乐文化在整体上发生全面碰撞和交汇,并造成中国音乐全面大转型和历史性重构。
清末民间乐队
婚礼上的乐队
而西式军乐队也逐渐繁盛起来,袁世凯在1895年创立的新建陆军是中国第一支西式军乐队。
西式军乐队
镜头中的衙役正在惩处囚犯,将囚犯摁倒在地,大概是执行杖刑,也就是用竹板打屁股。
衙门内衙役正在惩处囚犯
乞丐的群体结构十分复杂,其中有因肢体残障失去劳动力或是家庭破败,贫病交加,完全失去生活依靠的人。
饥饿的灾民
破衣烂衫的乞丐
只得靠人施舍赖以为生,而荒年逃荒乞讨在清代苏北、安徽、淮北地区最具典型性,以流浪乞讨为业,成为当时的一种民风、民性,并随着时间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