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影史上有一部激动人心的纪录片《铁在烧》,这部纪录片讲述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铁原阻击战。
李奇微
铁原阻击战爆发的背景
在第四次战役结束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换掉了傲慢、自大的联合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他在长津湖战役中因为轻敌而差点儿被志愿军包了饺子。
接替麦克阿瑟的将领是李奇微。相比于脑子已经愚钝的麦克阿瑟,李奇微可以说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发现的狠角色。他到任不久发现志愿军的攻势维持的时间不长,最多不超过一个礼拜,他称之为“礼拜攻势”。
于是李奇微根据志愿军的特点制定了一个相当有针对性的计划。李奇微故意让志愿军向前穿插,等到志愿军足够深入时,由于没有足够的后勤,只能被击败。
第五次战役
在第五次战役期间,李奇微命令部队不要恋战,用远程火炮、空中打击来压制志愿军。最重要的是不和志愿军打近战,步步后退。
志愿军由于缺乏经验,按照以前的打法,按照东西两线出击,像一把把尖刀向前插入,但后勤问题随之而来。
5月21日,由于后勤问题,志愿军不得不全线撤退,以缩短后勤补给线。而此时李奇微等待多时的机会来了,他立即命令武装到牙齿的五万余名美军突破志愿军防线,进攻铁原。
铁原有多关键
当时的铁原是志愿军的后勤基地和交通枢纽,可以说铁原一丢,整个撤退任务都有可能失败。
而由于志愿军此时正在撤退,铁原的防御力量极其薄弱,只有一支刚经历过大战,疲惫不堪的63军。所以李奇微才会出重兵拿下铁元。李奇微明白志愿军自然也明白,彭老总向63军军长傅崇碧下达了死守铁原的命令。
惨烈的铁原阻击战
63军全体将士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守铁元。而处于最正面的就是189师,师长蔡长元使用了一个特殊的战法,他将全师9400人化整为零,划分为几十个小组,准备用无数个“钉子”阻挡美军的步伐,为63军的防御准备时间。
一天后,美军到达铁原,战场上大量的小型阵地让美军大为恼火,每拔除一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志愿军战士用这种方式顽强地阻击着美军的进攻,足足为63军争取了3天时间。而189师撤出战斗时9400人伤亡了8000多人。
189师打光了,188师又填了进去。188师凭借着地形优势阻击着美军,此时美军也意识到前线进攻不可取,于是范弗利特下令部队集中火力杀出一条血路。
美军的飞机、坦克、大炮对志愿军阵地倾泻了不计其数的炮弹,其恐怖的弹药消耗量达到每小时800吨,这也被称为“范弗利特弹药量”。
面对如此庞大的弹药量,人民志愿军没有退缩,而是咬牙坚持着。整个63军以惊人的毅力承受着美军的炮火打击,在铁原死死地拖住美军的步伐。
打到最后连李奇微都忍不住撤了兵,一场志愿军的大危机就此化解。
伤亡之大令彭老总热泪盈眶
铁元阻击战第63军虽然胜利了,但全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此战中我军伤亡20000人左右,要知道整个63军也只有2.7人,
彭老总亲自来63军阵地视察时,看着眼前的人民子弟兵,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说道:“63军是伟大的,你们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