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生活有多苦,这是一个无需讨论,但如果讨论起来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所谓无需讨论,是因为生活的苦,多说无益,经历过的人心中自由衡量。
但如果讨论起来,似乎怎么都说不完,是因为人们所经历的苦,太苦,经历的累,太累,很多事情并不是浮于表面的存在,那种如同深深刺进人们心中的不适感,一旦蔓延开来,便会造成无止尽的折磨,
人们试图适应这种折磨,并且安慰自己,一定能适应这样的生活,
可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当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因痛苦发出的嚎叫声,一次又一次的试图惊醒那些装睡的人们时,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紧闭双眼,眉头紧锁,
他们并没有去思考该如何让这种痛苦改变,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痛苦究竟为什么会出现,
所以他们不会为了“解决”矛盾而失去“矛盾”。
于是乎,他们开始转为思考另一个问题:
“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
文明的社会有文明的人,文明的人做事,要做文明的事情。
所以,当目标锁定在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时,那么用文明的手段来做,
就是要让这些人,重新认识微笑的意义。
那么,在这个问题里,微笑的意义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排除一个必不可能的选项,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其次我们要分门别类的来对其他选项进行考量,比如在一般社交场合之中,微笑的意义是示好,表达“你我非敌”的基本含义,
又比如在尴尬的时候,微笑是一种体面的掩饰,亦或是在安慰或是表达善意的时候,微笑则是一种明确立场的态度,
这个时候读者朋友们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微笑似乎不在表达喜悦,不再成为迸发于内心的一种积极情绪,
微笑的意义,成为了一种要求,一种基于社交需要的要求。
这就好比一些公司举行团建要拍照,大型活动要拍照,慰问下层要拍照,
这些拍照的背后,并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一个时期或是某个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而是通过拍照来体现这个活动的真实意义,
那就是为了记录而记录,为了拍照而拍照:
为了微笑,而微笑。
他们知道你的生活很苦,但是如果你不微笑,这件事就很难办了。
我有一个做社调的朋友跟我讲,能够用微笑来解决即将出现的麻烦,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如果用微笑解决不了,
那么后面的手段,往往会非常残酷,并且是一种无声无息的残酷。
这种残酷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但往往这种残酷就在人们生活的不远处,它就像是一种迫在眉睫的威胁,在人们的心中不断制造焦虑,恐惧,
这时,人们的耳边就会听到来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低语:
保持微笑,让我们知道你是乐观的,你是没有威胁的,那么你就不会有事。
于是,微笑成了一种类似通行证的东西,人们靠着微笑,靠着在照片里喜笑颜开的动作,在公司里不被人排挤,靠着微笑,靠着在活动上为台上的人庆贺,给足了台下的人“面子”,
你给我面子,我就让你好过一点点。
这种依靠表象而交换代价的行为,已经成了这个社会众人皆知的潜规则。
也许有些人会问,难道大家心里的积怨就此消失了吗?如果怨恨不解决,那不会迟早爆发出来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微妙的,
因为压制愤怒的办法并不是解决愤怒,而是制造更大的恐惧,来让愤怒“敢怒而不敢X”:
没有人愿意成为恐惧的猎物,
但有些人,已经打算成为“猎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