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积极化解供需矛盾 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宜宾学院考察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热情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如何为高校毕业生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推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充分就业?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段慧兰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高校毕业生规模急剧增长;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匹配不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主体吸纳人才能力有所下降——以上因素相互叠加,导致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关键在于强化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多方联动,推进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有效化解人才供需矛盾。

需求侧:多措并举,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

继续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据调查,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超过80%,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地点、行业等更加集中,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依然是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鉴于此,各地应继续加大“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到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基层一线、公共服务薄弱领域就业。与此同时,贯彻落实好民政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积极拓展基层就业空间,逐步形成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长效机制。

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近年来,不受传统工作标准束缚的灵活就业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选择。尤其在疫情冲击下,这一就业形式依托互联网平台呈现出独特优势,日益受到高校毕业生青睐。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披露,2020年中国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比例达到55.68%,灵活用工将成为企业用工新常态。基于此,建议各级政府加大灵活就业政策扶持力度,指导构建高校毕业生群体灵活就业社会支持体系,强化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同,营造适合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灵活就业者权益,使劳动力市场兼具灵活性、安全性、稳定性,减少选择灵活就业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结合高校毕业生特点设法扩大就业容量。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规模,适当增加城乡社区和基层岗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募集力度……随着一系列扩大岗位供给的文件出台,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性岗位供给的开发空间已比较有限。鉴于此,应大力推进智力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这些产业领域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此外,鉴于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待业也不愿到制造业一线工作,企业应强化问题意识,通过改造传统职位、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供给侧: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引导高校分类发展。高校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后,高校数量和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多,但大多数省份的高校还没形成合理分类、实现多样化发展,这是导致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出台关于高校分类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实行高校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切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改革,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人才紧缺岗位情况增设相应专业或扩大相应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此同时,应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为此,本科教育可实行大类招生,先大类培养,将专业教育适当推后,改变以往过早确定学生专业、以专业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通识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基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提高毕业生跨界就业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从而获得更多就业机会。为使人才培养更契合产业发展需求,建议高校充分利用学生毕业前最后一学年时间,根据产业发展对岗位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新要求,联合企业为毕业年级学生开设合作教育课程,助推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应从中学阶段起认真抓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更早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接触企业,为将来自主选择专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对进入毕业年级的大学生,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可邀请企业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职业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合理设定就业预期、更好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普通高等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15:16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15:16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