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获奖名单,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获得生命科学奖,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获得物质科学奖,香港大学 Edmund and Peggy Tse 讲席教授莫毅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按规定,每个单项奖金为 675 万元人民币(约100 万美元)。
图片来源:未来科学大奖网站
突破性基础科学研究的胜利
今年的大奖经过8个月的严格评审,在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公布的信息中,李文辉因其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的成就获得“生命科学奖”;杨学明因其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的成就获得“物质科学奖”;莫毅明因其创立了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的证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在李文辉的奖项下,科学委员会给出这样的解释:乙型肝炎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目前全球仍有超过两亿五千万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者会有高风险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李文辉带领其实验室于 2012 年发现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这一发现是乙肝病毒研究领域 30 年来里程碑式的突破,揭示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机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
在杨学明的奖项下,科学委员会给出的解释是:杨学明开发了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在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化学反应共振态、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量子干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发展了量子态分辨的后向散射谱学技术,通过高分辨的散射实验与精确理论研究相结合,揭示了多类化学反应共振现象,大力推动了在量子水平上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此外,他还发展了高分辨的交叉分子束反应成像技术,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了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自旋-轨道共振分波之间的量子干涉现象。杨学明的科学研究及其研发的新一代分子束科学仪器为反应动力学领域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他的新发现将化学动力学领域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在莫毅明的获奖理由中,科学委员会给出了这样的说明:复几何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核心研究方向,在理论物理和数学的其他分支都有重要作用。在与不同合作者的工作里,莫毅明在复几何及其应用有两项基本贡献。其一是他与 Jun-Muk Hwang 一起创造了代数几何领域中的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这个理论是基于他早期复几何的工作上发展起来的,并被应用于证明紧不可约厄米特对称空间(compact Hermitian symmetric spaces)在凯勒(Kähler)形变下的刚性,以及 Lazarsfeld 关于有理齐次空间上解析影射的一个猜想。其二是他与 Jonathan Pila 和 Jacob Tsimerman 合作,证明了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经典的 Schanuel 猜想是数论中的主要猜想之一,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是 Schanuel 猜想在双曲几何中的重要变种。莫毅明与合作者的定理已成为算术几何中的重要工具。
未来科学大奖瞄准的是突破性的基础科学研究。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对此表示:“我们想让‘高冷’的科学和科学家变得‘火热’起来,让人们感觉到科学原来是这么有趣、有温度的事儿。”
大学、科研院所仍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
按照组织章程规定,大奖参考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奖项的评审机制,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未来科学大奖涵盖的,均是与科学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大奖获得者所获奖的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产生巨大国际影响;(二)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三)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完成(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完成者的国籍不限。
今年三位获奖者,均来自大学或科研院所。三位获奖者所依托的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香港大学——也均以各具优势的研究能力著称于世界。
未来科学大奖既是对科研工作者所取得成果的肯定,也必将为未来出现更多振奋人心的科研成就提供巨大的助推力。自2016年设立至今,在评选出的27位获奖者中,除了2018年第三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林本坚来自企业(台积电)外,其余获奖者均来自大学或科研院所。这意味着,在大中华区,大学、科研院所仍是原创技术的策源地,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由企业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其步上原创技术“创新之巅”仍待时日、仍需努力。
让科学家成为时代偶像和英雄
未来科学大奖是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发起,其宗旨是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让科学家成为偶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鼓励中国的年青人与孩童,以科学的态度和向往,闯进新世界,成为未来的脊梁;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建立科学观。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于每年九月份公布。2016年1月17日,大奖宣布成立;同年9月颁出的第一届未来科学大奖,只设立了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大奖项。2017年,增设“数学与计算机奖”这一新奖项。
未来科学大奖由企业家联名捐赠设立,其中,生命科学奖由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捐赠;物质科学奖由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捐赠;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由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捐赠。
这一以“未来”命名的大奖的设立,填补了中国大陆民间权威科技奖项的空白,也让中国科学在走向强大未来的路上有了新的助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如此评价:“未来科学大奖是第一个诞生于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由企业家群体发起成立的奖项,填补了中国民间权威科技奖项的空白;瑞典有诺贝尔奖,中国香港有邵逸夫奖,而未来科学大奖作为后起之秀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