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句“青春才几年,疫情就占了三年”让我破防了,对呀,还记得三年前的此刻,你在做什么吗?还记得2020年你许下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吗?还记得,那个不用戴口罩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2019年12月,一位“不速之客”入侵了我们的生活,让原本平静的生活翻起了涟漪。三年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又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时间似快也似慢。快到让人觉得,三年间好像什么都没做,什么计划都没来得及完成,新的一年就又来了;慢到让人渐渐想不起曾经的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了……
还记得那年疫情刚刚出现时,我没太重视。网上的新闻往往咋咋呼呼,夸大事实。没想到,情况变化飞快,尤其是春节那几天,几乎一天一变。过年串亲戚买的年货,都放进后备箱了,准备好出发了,转天就得知,哪儿也不能去了。当传来武汉封城的消息时,我意识到,这次可真是出了大事了。
随后就是目不暇接的防疫抗疫消息。全面动员起来,各种隔离、防护措施迅速展开。生活完全变了。
目睹身边的种种情况和变化,我很快就相信,这次疫情一定能被控制住,因为隔离、防护的力度实在太大了。不但政府措施有力,而且社会各界高度配合。疫情虽然紧急,但国家展现出了强大的管理能力。看到如此强大的管理能力,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这之前的几年,我已经在关注和思考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力问题。当然,那时可没想到疫情,想到的主要是怎样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我觉得,强有力的国家治理能力,是解释改革开放成功的主要原因。
疫情中展现出来的国家能力,印证了我此前的感觉。不但印证了,而且超出想象。虽然按照人均计算,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实际上,从国家能力的角度来说,中国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国。不客气地说,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已经领先了一个层次。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难以想象的是医护人员如果选择逃避,我们将会面临怎样的一种场景?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统筹指挥,局面会不会失控?现实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西方世界,所谓的发达国家在面对疫情时的“躺平”与软弱无力,甚至采取有区别的救人措施来控制资源分配,着实让我们大跌眼镜。反观国内,所采取的不抛弃、不放弃、不言弃的抗疫态度,不惜竭尽全力救治每一名新冠患者,完美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伟大理念。“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面对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际,在艰难做好国内疫情抗击的同时,我国先后为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最高超的医术和最可靠的疫苗,我们深知面对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与蔓延,没有任何国家或个人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这也再次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完美诠释了我们所秉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理念,真正彰显了大国风范。
华夏九州,气壮山河,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受岁月洗礼却源远流长;华夏子孙戮力同心,历千锤百炼而万众一心。而今疫情方兴未艾,我们自当举国而击之。众志成城,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迈不过的坎。越是千钧一发之际,越见布衣青衫之伟大;越是沧海横流显本色,越见人民力量之磅礴。一场疫情,带来了灾难,也唤起了深情,潜藏在人们心中的大爱无声浮出水面。干事者干事,发声者发声,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与新冠疫情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持久战。一封封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家书、一个个无法看清脸庞的大白身影、一幕幕疲惫不堪就地而膝的瞬间,无需多么华丽的辞藻,每一个镜头却饱含深情与力量。我坚信,伟大的中华民族将会继续伟大,坚强的华夏子孙将会继续坚强,未完成的伟大复兴事业终将完成。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回顾中华儿女百余年的不屈奋斗史,可以清晰的发现只要不认输,以前被打趴下的时刻都将统统成为前进的不竭动力,那些打不倒我们的,也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作者:木垒县英格堡乡党政办干事 姜文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