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嫦娥5号顺利完成探月任务,重带回1731克的月球样品之后,NASA就一直叫嚣着要求中国与世界分享月球探索的数据,并且给他们赠送月球样品,而且他还试图通过道德绑架的方式,说美国当年曾赠送给中国一克月壤,中国也应该礼尚往来,送给他们一些。 多次索要无果,直到前段时间,NASA局长还指责中国,不主动寻求在空间站方面与美国合作,顺便又再次要求中国分享月球土壤给美国,明明美国当年就从月球带回了381.7公斤的月球样本,为什么还多次向中国索要呢?
其实美国从月球带回样品已经是44年前的事情了,这44年的时间,月球的土壤也很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众所周知,地球上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很多能源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就会全部用尽,通过对月球土壤的研究,如果能够发现可以供人类开采使用的矿产以及资源,那么对人类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越早掌握了这些信息,对国家的发展越有利。
像美国这种想要主宰全球的国家,自然想要及时了解月球能源的变化。当年,美国作为两国建交的礼物,赠送给中国一克月岩,中国非常珍惜,一半用来研究,一半用来收藏。
这一克月岩与他们的300多公斤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但是礼尚往来,送给他们也是应该的,但是美国在11年前自己制定了《沃尔夫条款》,不允许美国NASA与中国航天有任何往来,所以最终导致中国没办法对他礼尚往来。
另外近期,发表在《通讯·生物学》的一项研究让人称奇,科学家首次用月壤培育出了植物,并探讨了植物的生长模式。该实验使用了阿波罗11号、12号、17号任务采集的月壤样本共12克。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月壤样本,研究者将细胞培养板作为容器,每个孔中可以放置大约一克月壤。除了用月壤样本外,实验还使用了月壤模拟物、火星土壤模拟物和地球土壤作为对比。研究人员随后用营养液润湿土壤,并播种了拟南芥种子。研究发现,月壤中的拟南芥几乎全部发芽了,但与另外3个对照组相比,月壤中的拟南芥存在生长慢、植株小或植株大小变化较大等差异。进一步作基因表达分析时,研究者发现,月壤中生长的拟南芥出现了应对压力的反应,这说明植物将月壤视为压力源。研究者还发现,相比成熟月壤(指经受长期太空风化作用),植物在较不成熟的月壤中的生长状态更好。这项研究表明,月壤具有培育植物生长的可行性,这对即将建立的月球基地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