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兽之君也”。
在中国吉祥文化中,虎有两种寓意:
一是趋吉,二是避凶。
在原始社会时期,许多部落以虎为祖先或保护神,加以膜拜。商周时期,许多器物上出现了不少“虎纹”。春秋时期开始,军队里用来调兵遣将的信物“虎符”。在清朝武官朝服胸前的方形“补子”中,也经常看到虎的形象。
秦杜虎符
在西藏,虎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佛教的神灵旁边,尤其是怒相神或好战神灵的坐骑,象征着大成就者或神灵的无畏和凌驾他人之上的意志。许多怒相的金刚和护法神都身围虎皮围腰,象征着它控制了嗔恚。胜利幢上经常会出现虎皮围帐装饰,虎也具有庇佑平安的寓意。
扎什伦布寺壁画
“云从龙,风从虎”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虎一度与龙并列而成为权力和力量的象征。西藏虎毯,藏毯中最古老的图案之一。
这门源远流长的古老民间工艺,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几度面临失传,留存至今的“古虎毯”仅剩200张左右,纽约时报曾发表评论称:“西藏虎毯,比老虎还珍稀。”
西藏地毯中虎皮纹的构思是来自于虎。虎是百兽之王,森林之王,与龙、凤、麟、龟并称五灵。虎图的使用只有扎起宫廷、寺院和贵族家中使用,以象征至高的权利。
阿佳在编织虎毯
在西藏早期的部落首领的座塌上都有虎皮,自从有了地毯,藏人就把对老虎的敬重与崇拜织进了藏毯中,成就虎毯——这一庄严且珍贵的生活艺术品。
当代社会下,西藏虎毯里多了象征吉祥的符号,赠送虎毯也成了希望被赠予者能够从虎的形象里获得智慧、勇气之意。
近期,在北京798艺术园区刚坚艺术中心正在举办一场[珠峰古粹 藏于一毯]的藏毯编织艺术展,这些源于“藏毯之乡”日喀则的地毯,在聚光灯的映射下,显得神秘而朴素。在这些风格多元化的藏毯中,虎毯以及“领养一只虎”的艺术装置尤为引人瞩目。
这些来自不同时空的虎毯,先后被时间定格,又在同一处被聚光灯打亮,自有来处,不问归途。高贵生灵藏于一毯,技艺更迭,花纹演变,有时它怒目圆睁,有时只幻化成单一重复的纹理。
与“虎”对话,图片的媒介和思维方式,更加立体综合的展现我们的精神世界和对艺术未来的思考。与“虎”同行,让意趣融入创作之外,延展出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小小感触,在空间移动中极尽探索,于无形中捕捉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