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媒路透社报道,美国目前CPI居高不下的“逆境”反而催生了优势,让拜登推进的价值75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得以快速通过,而原本该法案可能要在共和党这里面临一场腥风血雨和长达数月的讨价还价,在强大的通胀压力下大部分反对声音都消失了;有分析认为正是在这种“困境理念”的背景下,越来越分裂的美国两党制度反而是更加走到了一起,堪称是一项奇迹。
当然,这份法案中夹带了很多“私货”。其中最重要预算之一的当属美国对电动车行业的补贴扶持,根据规定在北美组装的车能获得高达7500美元/辆的税收抵免,当然这有一个前提条件:车辆所用电池从必须要使用“在北美生产的关键原料”;报道提到中国电池行业在全球遥遥领先,成为全球电车行业供货商的第一选择;该政策的目的无疑就是将中国排除在美国电动车产业的供应链之外,已经涉及到了恶性竞争,这也是最近几年美国政府打压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但意外的是,韩国政府仔细研究该政策后发现他们遭遇到了“降维打击”。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近年来在美国市场已经打下基础,今年上半年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接近10%,以物美价廉发展迅速;但韩国的电车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土生土长”的亚洲加工生产线和组装工厂,其二是绝大部分采用中国电池;等明年美国发放补贴后韩国即将被这种不良竞争波及,承担更高额税款的同时还面临同行的低成本优势;
另外,如果韩国现在在北美洲投资建厂的话不仅耗费成本巨大,时间上似乎也来不及了。目前外交部一位官员表示,韩国政府就此进行讨论后已通过多种渠道向美方转达了忧虑,他们将同相关部门和行业积极沟通,力争享受“无差别待遇”;但有分析认为,韩国能争取和美国车企一样的准入原则是很不切实际的事情,美政府在决定限制中国的同时肯定也已经考虑到了韩国的车企占领美方份额发展如此之快,所以连同他们一起限制本来就在考虑范围之内,怎么可能会指望美国取消歧视?
值得一提的还有,为了打压中国的电车和电池占领美国市场,美方规定中国生产的电池组件从2024年起将被全面禁用,中国的矿物原材料从2025年起将被全面禁用,这是继“华为5G”事件后又一大贸易禁令,所谓的“自由贸易原则”在这些条款下显得十分可笑。对此有评论称:“韩国政府现在还天真地以为美国只是想打压中方,他们只是受到了牵连;但这种想法非常可笑。韩国的廉价电车和中国的电池行业都一样被美国视为是威胁,不要对此有太多的期待,或是真正以为同美方是盟友而产生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