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近日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美国警告印度不要大量购买俄石油,自己却在不断加大进口,且看下文。
3月31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路透社的消息称:美国政府一位高级官员发出警告,印度大举增加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可能会让印度面临“巨大风险”。
因为美国正准备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并试图把其他国家的石油购买限制在正常水平。
俄乌冲突造成欧洲局势动荡,不过却让印度得利。自2月24日军事冲突后,印方抓住其他买家离场的机会一直在抢购俄石油。
至现在的一个多月,保守估计印方囤积了1300万桶俄罗斯石油,而去年全年还不到1600万桶。
美官员称:不反对印度购买,但购买量不能大幅增加,且要遵从对俄制裁。
如此看来,印度压根就没把美方没当回事,不但扩大购买,还计划通过卢比来结算。
这样做首先是在向俄方输血。西方将俄方围了个水泄不通试图将其困死,结果印度在这开个口向普京援助。
其次还会刺激欧洲国家打破制裁。欧盟各国都是抱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心态同俄罗斯死磕,结果印度趁机低价囤积石油,长期以往肯定会让其他国家眼馋。
基于此,美方自然要发出警告。
不过有意思的是,近日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报告称:3月19日至25日,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比上星期增加了43%,每天购买约10万桶。
这就很值得玩味了。一方面联合盟友制裁俄罗斯石油,一方面警告印度大量购买,另一方面自己却加紧进口。
这种谜之操作受伤最大的是欧洲各国。讲好了大家一起制裁,一起抵制俄方能源,结果身为大哥的美国却扩大购买量。这是准备转手卖给欧洲,从中赚取差价的节奏吗?
事实上,美方已经开始行动了。据白宫消息,经过与盟友和伙伴国磋商,拜登拟发表讲话:在接下来六个月内每天从战略石油储备向市场额外释放100万桶原油。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卖给印度的石油是折扣的低价,而给美国的则是高价。这样俄方赚到了钱,印方增加了战略储备,美方想要倒卖就更得加价,最终吃亏的只能是欧洲。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危机在慢慢撕裂欧洲的地缘政治,抛开军事冲突扩大与难民问题不说,直接与欧洲经济社会息息相关的能源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欧佩克国家在3月31日的会议公报中称,5月将按计划增产,所以至少要等到5月油价才会有所下降。
普京同样亮出王牌:如果4月1日不友好国家不用卢布支付,将终止现有的天然气供货合同。
俄方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印度、美国等的购买。我不差买家,就看你们欧洲怎么办了。
皮球踢给了欧洲,这个4月将如何捱过,确实考验各国政治家的智慧。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美国在背后趁机渔利,印度也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展壮大,这对欧洲国家在世界GDP中的占比和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都将构成巨大的挑战。
这件事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美国与俄罗斯在台前斗得激烈,但背后却在加大原油贸易,只是苦了欧洲国家。
欧盟自然不会甘作冤大头,下一步如何出招,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