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吗?
有几人可以说出那句:“我愿意!”
她却做到了。
1964年4月,邓小平来到兰州视察铀浓缩工厂。这个工厂可不一般,它是为原子弹提供重要核燃料浓缩铀的。
图 | 邓小平
邓小平来到工厂后,对浓缩铀的研究进行了深入了解,鼓励科学家继续攻关,为早日实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努力。
邓小平一番话让在场的科学家深受鼓舞!
接见科学家时,邓小平发现人群里有一个女工人,仔细一看,这人他还认识,当即走上前去:“原来你5年来隐姓埋名在这……”
这名女工人是谁?邓小平为什么会这样问她?隐姓埋名的几年里,她又做了什么?
这名女工人名叫王承书!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邓稼先、钱学森,却很少有人知道王承书,她同样是研发原子弹的核心人物之一!
一、我爱我的祖国
王承书1912年6月26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她就表现出和其他女性不一样的兴趣。
当同龄的女生在吟诗作画、阅读文学作品时,她却把时间都放在了数学、物理上,数学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对于数学,她有超出常人的敏感度,就连家里的下人都不禁赞叹:“二小姐算起账来,比外面熟练的账房先生还要快,还要准!”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从小到大王承书都会受到他人异样的目光。在那个时代世人的眼里,数学和物理那是男人的专场,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顶多学学琴棋书画就行了,学什么物理呢?
同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她不在乎;身体自幼不太好,为此还休学两年,她咬牙坚持,从不轻言放弃,这都阻碍不了她对数学、物理的热爱。
既然世人不懂我,那我又何必在乎他人呢?
王承书深深地知道,饱受列强侵略、历经战乱的中国,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大国、强国!
1930年,燕京大学物理系开始了新一届招生,最后有13名学生成功入学。在这13人里,有一位特殊的学生,她就是王承书,因为她是唯一的女生。当时,纵观全国,学物理的女生屈指可数。
图 | 王承书
王承书选择读物理,让很多人不理解,面对质疑,王承书用事实说话,打破了一切怀疑。
入学时,每个人都胸怀壮志,可在4年后,燕京大学物理系只有一个人顺利毕业,那就是王承书。
1934年的燕大物理系,只属于她一个人!
1936年,她又获得了燕大物理系硕士学位,并且留校任教,顿时成了学弟学妹讨论的热门人物。
谁说理工是男人的专场?王承书用事实让看不起她的人闭上了嘴,也用事实扭转了世人对女性角色狭隘的看法!
在燕大读书的时候,王承书认识了物理系助教张文裕,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很快坠入爱河。1939年,二人走进了婚姻殿堂。
结婚后,身边人劝她:“现在都结婚了,该把重心放在家庭上了,好好在家相夫教子,至于什么物理,先放一边吧。”
可王承书没有这样做,国家都面临危亡了,哪里还有家?1939年,小鬼子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多少百姓家破人亡,王承书夫妻从北京流亡到西南,那些惨痛的画面在她脑海挥之不去。
王承书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要用我的平生所学,报效国家!
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张文裕的大力支持,为了继续深造,王承书选择出国留学,在无数次申请失败后,她终于得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留学名额。
1941年,王承书来到美国,被著名核物理学家乌伦贝克收为弟子。来到美国求学,王承书深知这里面的艰辛,她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研究中。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三年后她获得了博士学位,又在几年后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
这个成果刚发表,就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它的影响有多大呢?直到今天,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王承书提出的这个方程还在使用!
王承书,瞬间成为了物理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是从那一刻起,美国开始不断重视中国科学家,特别是女性科学家。
图 | 王承书
就连她的老师乌伦贝克也认为,王承书是一个世所罕见的人才。其他人的评价更高,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王承书继续研究下去,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少不了的!
要知道,诺贝尔奖被普遍认为是最高奖项。如果能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王承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如果说科学家对这个奖一点也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王承书也不例外,她也心动过。但她深深地知道,还有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祖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远在美国的王承书,虽然不能回到国内参加开国大典,但她通过报纸、电视看到了那个盛况。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广场上欢呼的几十万人民群众、列队走过的解放军……一幕幕画面环绕在王承书的脑海。
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商量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待遇,回到祖国,共同建设新中国!
当时,不仅王承书在物理学界取得了重大成就,张文裕也不例外,同样被美国视为科研人才。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只要在那居住了五年,就可以申请美国国籍。
像王承书和张文裕这样的人才,美国巴不得他们加入美国国籍,可他们始终没有加入。他们等的就是这么一天,等到祖国需要的时候,立即回去。
但是,他们想走,美国却不放人!
像钱学森一样,美国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挽留王承书,可她根本不为所动。眼看金钱、地位、名利打动不了王承书,美国就使出了阴险的招数,派联邦调查局的人秘密监视他们。
王承书在美国的朋友非常不理解,你现在住着小洋楼,出门有小汽车,还是这么有名的科学家,家庭幸福,衣食无忧,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为什么还要离开,回到那个贫穷落后的祖国呢?
还有人劝她:“留在美国,将来很有可能拿诺贝尔奖,回去了,中国给不了你这么好的科研条件。”
面对这些劝说,王承书没有多说什么,她只是一次又一次申请回国,但每次都被无情拒绝。王承书没有放弃,回国的决心从未发生一丝一毫的动摇。
朝鲜战争打响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急剧恶化,对于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美国盯得非常紧,特别是像王承书这样知名的物理学家。他们明白,一旦放王承书回去,她将会做出多大的成绩。
朋友的劝说,美国的阻挠,都拦不住王承书一颗想要回国的心。人一时半会回不去,那我就先把东西寄回去。王承书花了七年的时间,把那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分成了300多份,全部寄回了国内。
王承书在努力回国,国家也在努力为她争取。经过毛主席、周总理跟美国的据理力争,美国才被迫同意放他们回国。
图 | 毛主席
1956年,王承书一家人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祖国。当她踏上祖国大地时,看着眼前简陋的房屋、马路上拥挤的公交车,王承书却觉得非常舒心。
那一刻,她的内心百感交集,七年多的努力,如今终于回来了。她这个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总算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多年后,王承书说道:“我不是不爱美国优厚的生活,而是我更爱我的祖国!”
二、我愿意
回国的时候,王承书就对人讲:“我回来就是要为祖国做贡献的,总不能等到别人把国家建设好了,我再回来吧?所以,只要祖国需要什么,我就去干什么!”
回国后,王承书一边在中科院进行物理研究,一边在北大教书育人。她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辛勤劳动,好像感觉不到累一般。
1958年,我国因为研制原子弹的缘故,需要进行热核聚变的研究。思来想去,组织上决定让王承书挑起这份重担。
为什么说是一份重担呢?这个领域在国内没人研究,比白纸还要白。也就是说,王承书要想研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还有一个难点,王承书对这个领域不熟悉,之前更是不了解。
王承书已经46岁了,专业都已经定型了,现在让她去涉足一个新的领域,无疑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工作重要,家庭也很重要。一旦参加这项工作,就意味着她要和丈夫、儿子分开,只能周末的时候一家人才能短暂团聚。王承书也是一个母亲,长时间离开年仅8岁的儿子,她的内心很难受。
可是,当组织上和她商谈这项工作时,王承书完全没有想那么多,她只有简短的三个字:“我愿意!”
这三个字胜过千言万语!
接受任命后,王承书立即投入到了工作中,既然国内一片空白,那就去国外取经。王承书带人去苏联学习,学习结束后,王承书没有闲着,在回国的火车上,王承书拿出带回的资料,全部翻译成了中文,还成为了教材。
王承书不负众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填补了我国在热核聚变领域的空白!
就在她准备继续深入研究时,一个临时的决定,打乱了她的步骤,又让她涉足一个新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从那以后,王承书的名字就在国际物理学界“蒸发”了!
原来,原子弹的重要核燃料——浓缩铀,生产陷入了困境!
1961年3月,钱三强找到王承书,对她说道:“承书同志,现在浓缩铀的研制遇到了困难,我想来想去也只有你合适去进行这份工作。一旦接受的话,你不仅需要再次转行,还要严格保密,哪怕是你的爱人张文裕同志,你也不能对他说一个字,你看你愿意吗?”
图 | 钱三强
王承书显得很平静,她的回答仍然只有简短的三个字:“我愿意!”
而这,正是王承书隐姓埋名的原因。
对于这样一份工作,王承书是有些意外的,浓缩铀的研究在美国属于机密,一般人都不会让你参与。而在新中国,却让自己一个刚从海外归国的人来领衔,这得多大的信任啊!
可这份工作绝不是那么简单,从接到任务那一刻起,王承书就消失了,她没有再发过一篇学术文章,即便是内部刊物和工作报告,她也绝对不会署名。作为一个女人,她离开丈夫、孩子,来到西北,一干就是20年。
1958年,为了发展原子弹,我国在兰州兴建了首座浓缩铀生产工厂,也就是文章开头邓小平视察的那个,工厂代号504。
1960年,504工厂刚刚建成,苏联人就撤走了,临走的时候,他们丢下一句话:“你们这个工厂看来只能卖废铜烂铁了。”
在这个危难时刻,钱三强选中了王承书,让她挑起浓缩铀的研制工作,当真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
从那以后,王承书告别了丈夫、孩子,背着行囊来到兰州,成为了504厂唯一的女科学家。
王承书的工作非常艰巨,浓缩铀的提炼非常难。不仅难,还费时费钱费力,需要很多投资,用电量也多,美国搞这个东西花费了全国七分之一的电量。
可是,要想原子弹能够爆炸,铀-235是核心材料,爆炸也是因为铀-235裂变产生的。总之,没有铀-235,原子弹就不能成功。
王承书和全国的科学家汇聚兰州,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研究工作中。
开始研究的时候,王承书没有任何帮助,唯一可以稍微学习的,就是苏联科学家留下来的四本笔记本,这也是他们搞理论的一个基础。
王承书把笔记本反复看了很多遍,还一个一个去计算,得出了正确结果再编出来,然后才教给其他人。那个时候又没有计算机,王承书硬是靠算盘,计算那些数据,整理出来的纸张,装了三大抽屉。
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在1964年1月14日,铀-235被成功提炼!
这也就意味着,距离原子弹研制成功就差最后一步了!
当铀-235研制成功时,上级领导对王承书大加表扬,面对这么高的评价,王承书没有骄傲,她只是谦虚地说道:“这是大家的功劳!”
因为兰州504厂研制出了铀-235,国家非常重视,特意派邓小平和彭真到那里视察工作,慰问辛苦许久的科学家。
1964年4月,邓小平来到504厂后,厂长王介福陪同参观。邓小平详细看了工厂,了解铀-235的研制过程,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艰辛。
图 | 邓小平(右)视察
邓小平当即询问王介福:“我们的功臣科学家在哪?我要去看看他们。”
王承书等科学家召集起来后,邓小平一一上前握手,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可邓小平没有发现,在人群中有一双眼睛一直看着他,脸上还带着笑意。
这个人就是王承书,因为早在以前,她就见过邓小平了。王承书没有想到,他们的研制工作还让邓小平亲自来了,这如何不让她感动?
邓小平走到她面前时,显得很惊讶,恍然大悟道:“原来你5年来隐姓埋名在这……”
身边人对邓小平认识王承书感到很奇怪,邓小平笑了笑,向众人解释道:“1959年的时候,王承书同志参加了全国群英会,我们打过照面啊!可从那以后,就不见她人了,就连她的爱人张文裕同志也找不到她。没想到,原来她5年来隐姓埋名在这。”
王承书笑了笑,激动地说道:“谢谢首长关心,没想到过去了那么久,您还记得我。只不过我是1961年才来504厂的,之前在别的地方隐姓埋名!”
王承书一番话,赢得众人哈哈大笑。每一个科学家都是如此,只要参与机密工作,都需要隐姓埋名。
由于1964年1月王承书等人研制出了浓缩铀,所以原子弹爆炸的工作迅速提上日程。
同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而这背后,离不开王承书等千千万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浓缩铀提炼出来了,原子弹也爆炸成功了,王承书的任务结束了?可以结束隐姓埋名了?
远远没有!
在这之后,钱三强又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继续从事核事业研究。这也就意味着,王承书还要隐姓埋名,继续与家人断绝往来。
王承书依然没有犹豫,再次答道:“我愿意!”
三、精神永存
王承书的学生时代,外有列强侵略中国,内有军阀反动统治,因为对现状感到不满,所以王承书有一股非常强烈的民族感。
可是,当她看到共产党是在为了国家、民族、人民奋斗时,她的心中燃起了希望。从那个时候起,她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王承书如愿以偿!
图 | 王承书
入党后,王承书每个月的工资280多块,她要拿出200块交党费,剩下的那80多块,她还要拿去补贴有困难的同事,有的时候,看见研究室缺少东西,她还自费去买。就连学生因为困难缺少笔记本和纸,她也会帮忙去买。
她这样做,很多人都劝她:“王老师,你这样花钱,你的生活怎么办?”
王承书只是笑了笑:“我是党员,交点党费不算什么,国家给我的工资太多了,我花不了那么多钱。”
1992年,王承书的爱人张文裕去世了,她又拿出10多万积蓄,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在西藏办了一所小学。
王承书对他人很慷慨,对自己却很“吝啬”。
晚年的时候,王承书患上了白内障,医生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这样治疗很有效果。王承书一问才知道,每一针需要600块钱,她顿时就对医生说道:“你看我这眼睛还值六千块钱吗?”
十多万的积蓄,王承书想也没想就捐出去了。可面对六千块钱的医疗费,她却觉得太贵了。她是拿不出那六千块钱吗?当然不是,她是怕自己花得不值啊!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因病去世,享年82岁。
去世后,大家才发现,王承书还有十多万积蓄。对于这些钱,她早就留下了遗嘱,十万元捐给希望工程,剩下的七千多块钱全部上交党费……
王承书有钱不愿给自己治病,却把钱捐献出去,这样的品格多么高尚啊!
王承书对周总理非常敬佩,一生以周总理为楷模,而她也跟周总理一样,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理念!
王承书的一生是伟大而又不为人知的,直到去世后,她所做的一切才被公布。隐姓埋名三十多年,她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一句:“我愿意!”
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王承书没有讲条件,没有思前想后、犹豫不决,而是迎难而上。不管是新的领域,还是隐姓埋名,她都毫无怨言,一句“我愿意”,多么伟大啊!
“两弹一星”科学家,也许我们只知道钱学森、邓稼先等几个人,但像王承书这样默默无闻的科学家都被埋没了。他们同样应该被铭记,更何况王承书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太多的科学家隐姓埋名、默默付出,他们不图回报,在最艰苦的地方做着最困难的工作,也许辛苦一辈子,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可他们所做出的成果,却实实在在保护了我们这个国家,保护了我们每一个人!
向千千万万个像王承书一样的科学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