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菇菇
美国当地时间8月9日,《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由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生效,该法案总价值达到2800亿美元,其中527亿美元将用于芯片部分补贴,增强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并限制先进工艺流向中国,其中就包括在EDA上对中国断供。
从法案构成来看,芯片板块内容是重中之重。其中,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投向半导体制造和研发领域,国内半导体智库芯谋研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芯片与科学法案》是美国有史以来影响最重大、最深远的法案之一,也将成为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的起点。
1
中国半导体行业现状
有专家评论说:“美国EDA断供就是想让中国内地没工具设计3nm及以下的高端芯片,设计卡死在5nm,制造卡死在7nm。然后拉开中美在高速运算、AI等方面的距离。”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作为贯穿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战略基础支柱之一,也被誉为“半导体皇冠上的明珠”。关于EDA具体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前天的推文:
美国宣布,全部断供?!中国怎么办?
伴随着下游需求旺盛以及技术不断迭代,我国EDA市场规模呈稳定上升趋势。但是目前国内EDA市场份额主要被三大海外公司占据,分别为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据赛迪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述三家在中国EDA市场所占份额合计超过77%。
但我们国内的“EDA选手”也同样不可小觑,其中的华大九天在2020年时公司占国内EDA市场约6%的市场份额,居本土EDA企业首位。2011年,公司发布第一代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打破了国际巨头在诸多细分领域的垄断。公司目前EDA工具软件产品和服务覆盖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和晶圆制造等领域,部分工具更是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可以见得我们本土的半导体产业是有过《芯片法案》这一重难关的底气的。
2
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契机
对于美国芯片法案带来的影响,业内人士称,他们认为美国推出芯片法案给本土产业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短期内会有影响,但是长期来看是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让我们用“破釜沉舟”的韧性去突破难关,让一些人“打破幻想”,不依靠全球化来补齐短板,而是真正依靠科技创新、自主研发去将这些短板一点点补全,最终促进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就好像当初的华为,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把华为在内的一系列公司拉到“禁止”名单中,不允许美国企业和名单上的公司做生意,这意味着这块庞大的市场完全让给了我们,而市场中的需求给谁?那只能给国产替代。所以这次的芯片法案在业内人士看来,是给了国产创新、国产替代一个机不可失的契机。但也有部分业内人士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在中国本土的半导体产业尚不够成熟的阶段下,美芯片法案带来的冲击可能会导致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外部压力更加严峻。
远川研究所所长董世敏表示:“美国芯片法案侧面说明产业也需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需要把市场化和行政结合。” 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芯片法案也为我们坚定半导体供应链的自主可控的决心加重了砝码。
3
未来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作为半导体新兴市场,国内产业链正在成长当中,背靠庞大的市场,在复杂外部环境下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建设。集成电路、半导体写入“十四五”规划中,成为重要的战略方向。从企业端看,相关企业也在积极扩张产能当中。
有研究认为,有美国芯片法案这一实例,欧、日、韩等地区将纷纷效仿,推出各自的半导体政策,维护本土半导体产业链的实力。在全球格局重塑的前提下,全球主要半导体地区,必然更加注重本国供应链自主、安全与可控。而在今天这场科技对决与大国碰撞的持久战中,我们的相关产业会有哪些具体的变化?又会出现哪些新的风口?让能抓住机遇的人在风口之下获得更多的收益?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会出现在本周六晚8点,邱震海博士举行的名为《科技对决:中美亮剑VS你我的下一步》的会员专享直播《震海面对面》之中。节目将邀请来自美、日、韩、马、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咖嘉宾,围绕着芯片掣肘、中概股回流、制造业前景这三个话题,为大家带来未来一段关于地缘关系及经济局势变动的前瞻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