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写
1931年“9.18事件”爆发直至整个东北地区全部沦陷之后,东北境内已经没有中国政府的正规部队与日军作战了。但部分原东北军爱国官兵与许多民间武装继续反抗日寇的占领与统治,这些人纷纷自发组织成立了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抗日武装,统称为抗日义勇军。
在这一期间,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遣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等众多优秀的共产党员深入到这些抗日义勇军中,进行宣传,动员,改造等工作,建立了中共直接领导的多支抗日游击队。
杨靖宇
1933年5月16日,中共满洲省委做出决定,以这些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月2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称东北抗日联军,此时,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发展到11个军,总人数达3万余人。
东北抗日联军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沉重的打击了东北地区日本侵略者的统治,更引起了伪满政权统治者心理上极大的恐慌与不安:东北地区一直被日本侵略者视为在中国最为安全的大后方基地,决不允许有半点闪失。也正是基于东北地位的重要性,在随后的很多年里,东北的日伪军队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一次比一次残酷的军事围剿。
抗联战士
日本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本部及伪满政权统治者于1936年4月共同制定“三年治安肃正计划”,调配重兵对抗日联军进行大“讨伐”,又于1938年下半年,集中日伪军警60余万人,连续开展“三江大讨伐”、“东南满大讨伐”、“吉林,间岛,通化三省联合大讨伐”等等针对抗联的军事行动,妄图彻底消灭活跃于东北地区的抗联武装。
赵尚志
至1941年,仅日军在东北地区的总兵力已达90万人,并不间断的继续实施更加残酷的大规模的“讨伐”,而东北抗联却经过多年的抵抗、消耗,部队人数锐减至不足2000人,活动范围被压缩至不足10个县。
为保存实力,为日后反攻积蓄力量,剩余部队退入苏联境内,成立了以周保中为旅长的东北抗联教导旅,作为整个东北抗日联军唯一保留下来的种子部队,在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后,随着进攻东北地区日本关东军的苏联红军,一起打了回来并解放了东北的许多地方。
周保中
除了运用军事手段对抗联实行史无前例的“高压政策”外,东北地区的日伪统治者对待抗联和抗日民众,采取集中隔离管控,割裂、切断抗联和抗日民众联系的恶毒办法,就是将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生活在抗联根据地及抗联经常活动区域周边的老百姓全部集中管理:
登记、造册、发放通行证,每个老百姓无论是进山砍柴,还是采摘猎捕,只允许携带自己的口粮,不准多带一粒粮食进山。若发现一人通敌抗联,则全家、全村的人都要收到惩戒和杀戮。
抗联战士
这些严厉决绝的措施,让东北抗联很难得到当地老百姓的任何支援,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情报消息,统统无法被送到抗联部队手中,一时间使抗联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敌人的目的就是要将抗联困死在密林中。
长期的经济封锁对东北抗联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不少抗联战士下山筹粮,走了半天的路,也不见一个老百姓的身影;有的抗联部队经常断粮,不得不饿着肚子与日伪军作战;而在许多抗联部队中,因营养不良、饥饿、疾病等原因造成的减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东北抗日联军后期的处境愈发艰难。
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抗日斗争,却最后失利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抗联部队中人员成分复杂,政治素质良莠不齐,叛变投敌者很多。
赵一曼
众所周知,抗联虽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但党直接掌控的抗联部队人数并不多,刚开始仅有3000多人,其余大部分抗联武装人员大都来自民间大众自发的的武装、改编后的当地土匪、东北前国民政府的旧军警等武装人员,这些人抗日热情是有的,但思想觉悟一般,组织性和纪律性很差,战斗意志也不都是十分坚定的,改造他们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儿。
在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以后,刚开始他们还能追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抗日,可一旦抗联遇到困难和挫折,处于不利的境地时,抗联中的意志不坚定者便见异思迁,不想继续抗日了。有的当了逃兵,回家藏匿重新当起了老百姓,而叛变投敌者也是不在少数。
这些叛变投敌者对抗联的危害,比历次日伪军的残酷围剿对抗联造成的损失还要大。因为这些变节者熟悉抗联作战的战术战法、联络方式以及活动范围,更清楚抗联藏身和补给的地方—“密营”所在地。
抗联密营遗址
所谓“密营”是指东北抗联在大山密林深处相对隐蔽的地方建立的“后勤补给据点”。不仅抗联官兵可以在里面藏匿和休息,而且里面还存放了大量的如枪弹、粮食、药品,衣物等作战所需的各种战备物资,有的密营还建有后方医院和枪械修理所,每支独立的抗联部队都有许多处密营,即便在日伪军的各种“讨伐”军事行动中被破坏一或两处,其余的密营仍然能够保证抗联部队日常活动的补给供应需求。
抗联密营遗址
可以肯定地说,密营的存在是抗联生存和发展下去的重要保障。可是,不少的叛变投敌者,其原职务有的是中高级军官,有的是抗联领导人身边的警卫人员,这些败类不仅带领着日伪军将抗联赖以生存的密营全部破坏掉,切断了抗联的后方供给,而且将东北抗联重要领导人的行踪报告给执行“讨伐”围剿任务的日伪军,帮助其缩小包围圈,更精确的锁定抗联重要领导人的具体位置,实施“斩首”。
像曾经令日寇头疼不已、闻风丧胆的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等东北抗联抗日名将,都是因为叛徒的无耻出卖,最终英勇就义的。十几年艰苦卓绝的东北抗联抗日斗争中,大部分抗联领导人或阵亡,或被俘英勇就义,或因病逝世,坚持到最后能够活下来的寥寥无几,大家所熟知的,也就是周保中率领的几百名战士被迫退入苏联境内,最终存活了下来。
退入苏联境内后的抗联教导旅战士
在极端严寒,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由于东北日伪军疯狂的军事镇压和日伪统治者严厉的经济封锁,以及抗联中关键岗位的人员叛变投敌,出卖同志等种种原因,历时十几年的轰轰烈烈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没能坚持到最后,但东北抗联不畏强敌、不屈不挠、坚决不做亡国奴的斗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