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这个词儿,我想家有上学娃的家长应该都不陌生。
教育部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都跟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靠死记硬背就能过关了。
有专家指出,“大语文”时代来临,将打破了学科的边界,意味着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文,和语文有关的文学、历史、文化等都需要掌握,同时更需要学生增加阅读量。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的母亲,看到专家的分析,犹如紧箍咒,立马开始搜索适合我家娃看的书。
绘本故事,加购物车;国学相关,再加!
西方历史文化……哟,这本封面写着“大作家写给孩子们”字样的书,还是知名出版公司后浪他们家的书,果断下手,加加加!
结果此书到手,打开一看,傻眼了。
为啥?
这本《文明的起源》居然没有拼音!
我家才上一年级的傻孩子能看懂吗?我已摆出“狗都摇头”表情包。
古人有云,擒贼先擒王。咳咳咳,我的意思是说,育儿先育己。
反正吧,东方、西方,管它什么方向的历史知识迟早都是要学习的。不如我这个正在啃神作《人类简史》又有作家梦的老母亲,就先向大作家学习学习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述Ancient man的故事吧。
注:此书英文原名为Ancient man; the Beginning of Civilizations。
这本书的作者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荷裔美国人,学者,作家,历史地理学家。其代表作《人类的故事》享誉世界,获得首届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而这本《文明的起源》出版于1920年的圣诞期间,原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历史丛书的第一本。书里的插图也是作者亲手画的。
这本书从史前人类一直讲述到公元前4世纪印欧人开始征服世界。
01 时间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答案居然是——
“时间是一把杀猪刀,一刀一刀受不了。”
咳咳咳,不好意思,在下乃5G上网冲浪选手,网络流行词汇的储备,那可是丰富的很。
但,要是以这个答案来跟娃说明【时间】这个抽象概念,会显得我这个妈很……low。
那么,庞龙老师是怎么给他的孩子解释时间呢?
首先,让孩子感受时间的长短。
在第一章“史前人类”,房龙老师可不是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老套的开头,他先是运用两组时间跨度的对比。
他先用“四个多星期”和“十六个小时”进行比较。前者是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抵达西印度群岛的时间,后者则是搭飞机横渡大洋的时间。
一组比较还不够,房龙老师又来一组关于写书时间的比较。五百年前,誊写一本书需要三、四年的时间,而1920年的印刷技术让这个时间缩短为几天。
对比是一个好用的方法,对于刚上小学,对时针分针、周日年有一定概念的娃来说,这两组对比直观、好懂。
之后,房龙老师画风一转,说“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史前人类,“生活在十几万年前”。
由于有了前面两组时间长度对比的铺垫,那么此时提出更为久远的“十几万年前”就有了一种震撼感。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我家娃听到这几个字时的夸张表情了。
再者,在第二章“世界变冷了”的开头,庞龙老师正式提出“时间”这个概念,之后却不是常见的【what】句式,也就是我们现在说明一个概念常用的句式——【什么是什么】、【什么,即什么】那种表达方式。
他不记录生日、结婚纪念日或是忌日。
他也不知道什么是一天、一周或者一年。
这里,庞龙老师使用现代人常见的、标志性的日期(如生日),来对时间这个抽象概念进行具象化处理,之后再引出更为普遍常见的概念——天、周、年。
因此,第二个向孩子解释抽象概念的方法,就是具象化。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帮助孩子理解。万万不可一步到位,用抽象的语言来解释抽象的概念。
最后,当孩子了解从整体上了解“时间”这个抽象概念后,庞龙老师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介绍,现代计时方式的来源。
在第十一章“亚述和巴比伦王国——闪米特民族的大熔炉”中,提及迦勒底人重建巴比伦王国时,介绍了迦勒底人研究天象的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把赤道分为360度,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把一个小时分为60分钟”,而正是因为他们使用了十二进制,我们今天“才有了60秒、60分钟和24小时”。
当介绍到十二进制的时候,庞龙老师还留了一道亲子共读的小作业。在书里,他让小读者去问问自己的父亲这个“十二进制”是什么意思。
在21世纪的中国,估计大多数践行亲子共读的是母亲,但这不妨碍我在这里体会到了庞龙老师贴心的“用户思维”。为了目标读者——青少年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必须得把家长这个资源利用好。
至此,庞龙老师在《文明的起源》里示范了如何运用对比、联想、具象化等手段,引导孩子一点一点理解抽象概念。
除了通俗易懂地讲解抽象概念,庞龙老师还是讲道理的小能手呢。
02 如何自然而然地说教?
在本书正文之前的献辞中,庞龙老师对他的两个孩子提出一个宏大的愿景——“要勇敢而愉快地履行你们在人类共同使命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或许你看到这里,会忍不住发出“啧啧啧”的声音,嗤之以鼻地说,这个“履行责任”是开玩笑的吧?如此生硬的说教。
如此想的话,就低估了咱们庞龙老师的写作功底,以及贯穿其中的理性、宽容和进步的历史观。
他可不是一上来,就对孩子说教的,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出这个观点。
首先,他明确写这本书的意图,不是为孩子写一部教科书,甚至“它所讲述的故事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而是他要牵着孩子的手,探索“过去错综复杂的时代脉络”。
也就是告诉孩子,古代史确实难懂、特别复杂,但是爸爸是跟你们在一块儿的,不是让你们自学、硬啃的。
其次,他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他将如何陪着孩子一起去探索这段历史。
“我想拉着你们俩的手,一道漫步向前”、“我想陪着你们接近危险的深渊,让你们小心地躲到一旁”、“去攀登孤独寂寞的高峰,站在最高处俯瞰四周的世界”。
这些动作描写,都展示了亲子关系里最美好的一面——父母和子女坚定地在一起,去经历、去体会。
之后,庞龙老师真诚地对他两个孩子,拍着胸脯保证道:“我从不对你们说教”,因为他颇有自知之明地知道自己不会“是一位万无一失的向导”。
在两次温馨的“糖衣炮弹”攻击后,这个时候他才对孩子们提出,生而为人的重要使命——“履行你们在人类共同使命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并且紧接着说“如果这些书能帮到你们,那就太好了”。
真真是有一种【给一巴掌再给块糖】的机智谋略呀。
至此,感动三连必须送上。我这个已为人母的成年人,看到这些温柔亲切的字句,都忍不住穿越到书里,对着上个世纪的大作家喊上一句:
“您还缺曾曾曾……曾孙女吗?”
本书除了献辞这个部分之外,我对于第十五章“海上民族腓尼基人”最后的落脚点,不得不夸上一句:“你好会(讲大道理)哦!”
这一章,讲的是在地中海地区,凭借着航海本领和不诚实的经商手段发大财的腓尼基人,在其他国家掌握航海技术后,他们的国家很快没落的故事。
一个只爱搞钱却不发展艺术、科学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呢?
庞龙老师这里用了一个精妙的比喻来形容:一个没有灵魂的账房。
腓尼基人的国家“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它把装满财宝的箱子作为值得骄傲的最高理想”。
以上是本章最后一句话。
在我眼里,这个故事是在借古讽今,讽刺如今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以及用金钱来衡量人生的成功学。
当我们喊着要从小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的时候,这样一则历史故事,丰富了家长“灌输大道理”的素材,启发了我们说教的方式。
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套路,就是讲故事。
不要急着一上来就说“不能怎么样”、“必须怎么样”。而是要讲故事,学习大作家如何绘声绘色地讲一个有高低起伏、有矛盾、有反转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听进入,听入迷,然后结尾再有力地扔出大道理,一击即中,yes!
03 写在最后
平心而论,《文明的起源》这本童书,并不是一本可以交给孩子独立阅读的书。
作者庞龙主要是从西方历史中选取材料,化繁就简地再现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各个关键阶段。对于在中国教育体系下长大的孩子来说,里面的内容相对比较陌生。
这就需要父母不能偷懒,跟孩子一起阅读。一边读,一边查资料,去思考历史对现代生活的启发意义。
这正如童行书院创始人CEO、科幻小说家郝景芳在谈及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时所说的那样:
“我们要做的是带领孩子进入文本内部,就像进入一个迷宫,然后带他们去体会情感、联想创造、刨根问底,这样,一切的学习都融入思考的过程中了。”
如此这般,大语文时代,我们的孩子才能从容应对。
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去面对新冠疫情反复所扰乱的内心秩序,去自愈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不安、沮丧和无力感。
这就是历史类书籍的魅力吧。
感谢你阅读到这里。我是@疏影书影 ,一手育儿,一手阅读,混沌清醒之间发现书中惊喜。
说明:本文中标有水印的图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先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