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生活中的正念
我们新佛系中讲的慢生活,轻修行,高效率。
通过轻修行就是说,我们要把修行先变成一个轻松愉快的事情,不要提到修行就感觉到痛苦,就感觉到要牺牲很多的时间,或者是说牺牲很多的事物来去做这个事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把它变成一种修行,我们都有这个方法。
之前是稀里糊涂地来对待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现在知道任何事情其实都不离开我们的身心。
我们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身心之上,其实也是在关注我们所做的事情。
首先,我们要接触内观、正念,它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操练身心技能、它是技术,但首先它是一种哲学,因为我们惯于是向外观向外求。
比如说遇到事情我们喜欢推责任、喜欢去责怪别人,这个就是外观外求。
我们想在外面求到失败的原因,这个是方向错了。我们就喜欢把原因归在环境或者是归在他人。
我们先去接纳现实,然后去找原因,找着找着就会发现是自己的原因。
不修正念的人,老是与外界作对、与外界斗争,他们找不到原因,因为这看起来明明是别人的原因。
我们要进入到生活中修行,生活中修行我们就没有说修定。
虽然定也是我们需要的,可是我们生活中是不好修定的,修定需要坐下来修,你不坐下来怎么修定。
修定最怕声音,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杂音,根本修不了定,修定是专注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个事物上。
比如说世间有很多的所缘,在工作中、生活中、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的所缘,需要讲话等等,这个时候需要修观。
修观就是如实观、价值观,不管发生什么都去观,那这样的话就比较容易了。
修定的话,它属于一种假想观,它是观一种概念。我们说生活中的修行就特指修观,就是如实观,发生了什么我们就去看什么。
而修定的话,如果你现在退休了,有大量的时间,每天能坐几个小时,这完全可以的。
萨古鲁曾经说过,只要你有专注力,其实我们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的烦恼都能够解决的,专注力很重要。
我们修观的话,也有一定的注意力,这个注意力的集中没有修定这么强烈,没有修定这么的给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所以说我们主要是修观。
它有各种所缘,我们要切换所缘,让注意力时时刻刻不离自己的身心,这个其实也有一定的定力。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跟事情在一起,只要我们远离了身心,我们也远离了我们手头的事情。
我们说,活在当下并不是说不做任何事,有的人洗盘子、洗碗,身在什么地方心就在什么地方。
如果注意力跑在外面去了,心里想的是一件事,手上做的又是另一件事,这个身心分离的状态就是烦恼产生的原因。
我们洗盘子,注意力就在盘子上面,就在手跟盘子相接触的这个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心,注意力在哪里我们的心就在哪里。
你不要做这个事却想着一件事,这就身心分裂,这就是造成心理障碍和其他种种问题的原因。
一旦我们看到之后,把注意力拉回来。执念于面前,这是佛说的,我们修行的时候盘腿坐在那里,我们观呼吸,就是把念放在我们面前。
我们在生活中修行也是这样的。
比如说我们在洗碗的时候,把念就注意力放在你洗的地方,洗衣服就放在衣服上,洗碗就放在碗上,收拾衣柜就放在收拾的东西上,扫地就放在扫把上,置念于面前,这就是放念。
把念头放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我们的心。心始终是不离身,就是说我们在做什么意识就住在什么事物上面。
如果心跑开了,那就是自寻烦恼,烦恼都是从这里产生的。如果人始终是身心合一的,他就是没有烦恼的,只有当下。
因为我们当下是没有时间观念的,只要一想时间这个名词立马就成为过去,就是过去的,思维的、过去的都属于假象,它属于时间层次的。
幸福也是没有时间的,比如说你感觉到很幸福的时候,觉得时间很快,这个状态就是没有时间;痛苦的时候觉得度日如年,时间特别漫长。
所以说时间跟感觉有关系,就是因为身心分离的时候,才会感到煎熬,时间才会非常漫长,在幸福的时候我们活在当下就没有时间的观念。
我们进入到轻修行,就是生活中的修行,我们需要做到几点:
一是要束己心,就是说一定要约束你自己的心,约束你自己的意识。
约束不是束缚,这个是我们主动地修行,平时我们的心是被习性束缚的,是被一些东西束缚的,那是束缚。
束缚跟约束不一样,约束是自律、是一种修行,这个是一个基本的观念。
我们必须要学会约束自己,在世界生活的人一般都是很随性的人,你不约束自己,烦恼就会进入到内心深处,落入心中,主动的跟被动是截然不同的。
二是要立正信,信是必须修的,如果说没有信这一步,我们下面的都会打折扣。
就是半信半疑的时候,不管修什么都修不好,不管是佛学还是其他信仰,这些东西你都修不好,所以说我们首先要培育自己的信心。
信仰很重要,信仰它是一个基础。信仰之中不一定非得有个神,非得有个超自然的东西,非得有个你不相信的东西。
有的人一听到信仰就排斥,其实提倡信仰的话,它有一个逻辑,一个系统的东西。
我们信仰真理,比如说诚信、友善、敬业等等,这个也可以成为信仰,这就是我们说的信仰是信真理。
我们一定要坚定,找到一个东西之后要稳定地相信,不要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那不叫信仰。信仰就是一个稳定性,只有稳定下来才会有力量。
三是要观因缘,前面我们也说了,你看不到那些因缘就会暴怒,就会控制不了情绪。
你看到因缘了,比如说当别人伤害你了,你看到这个因缘是以前你造的业,你伤害过别人,你造的业等等,甚至前世造的业。
一旦你看到因缘之后,你的情绪就平复下来了,你就有力量,你就有办法去处理这些事了。
所以观因缘非常重要,缘起法一切因缘所生,一切是因缘所灭,一旦你看到之后你就能够有更好的策略。
四是要修正念,这个是最关键的环节,正念才是我们生命的真正救赎者。
不管你有多苦难多痛苦,只要修正念就能平复自己的心;不管能不能改变这个处境,只要心平了,我们就能承受这个痛苦,一旦这些痛苦你能够承受了,它就不再是痛苦。
其实通过修正念,我们就进入到修行,就是行善积德,然后我们人生处境会逐渐改变,我们的福报会逐渐呈现的,人生就是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