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4岁的儿子对我说:“妈妈,你别冲我喊行吗?小点声。”
前几天晚上跟孩子刷牙的时候,他就非常不配合,一个劲地玩洗手液的泡沫,抹的镜子上到处都是,告诉我说他是在画“树”,我忍了又忍,等了又等,他还是不肯好好刷牙,玩完泡沫还要玩水,折腾好久了,我吼他:“快点!把东西放下,赶紧过来刷牙!”但即便吼了好几次,通常吼叫也是没什么用的,他该干嘛还是在干嘛。不光是刷牙,比如生病的时候到处跑步吃药,该出门的时候就是不换衣服,洗澡的时候非要玩沐浴露,怎么都不肯出来……等等等等。
每当这个时候,我的耐心就在被一点一点的磨掉,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直到——心里有根紧绷的弦崩断了。
有一天,他说:“妈妈,你别喊行吗?小点声。”
我顿住了,愧疚还略带无奈地跟他道歉:“好的,妈妈下次尽量不喊好吗?对不起宝贝。”内心却在说:但是并不是我想喊啊。
我心里有点疲惫,突然想起我妈来。
我也曾经埋怨过我妈,为什么总是要对我大喊大叫的,为什么对我不能多一点儿耐心呢?直到这一刻,我突然想起我妈那些年是怎么过的。她带了两个孩子,对外做女强人努力想办法挣钱,对内要操持所有家务,爸爸的家庭观念太淡,我和姐姐几乎是我妈一人供出来的,生活费、学费、各种杂费,几乎都要她来挣,即便这样,她还是买了一套房,给了我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家。
我突然很佩服她。我自问自己,换成是我带两个孩子,我根本做不到她那个样子。那年代太苦,她还能如此坚强,而我的年代好太多,我还如此脆弱。深思过后,我认为并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只是时代不同了,所面对的社会和承担的责任不一样了,两个年代的人没办法完全相提并论,虽然面对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情绪是共通的。
也许只有当了父母才能了解当年我们父母曾经某一时刻的崩溃。
如果你身边也有一个爱吼叫的恐龙妈妈,希望你能多体谅她,给她搭把手,会好一些,真的会好一些。不要让宝妈独自一人承担所有。我不是指责任,我是指内心的煎熬,有时,分担了责任不等于分担了心情。
她可能一直在努力坚强,可能一直在努力勇敢,可能她也在不知所措,可能她也无比慌乱,无论怎样,不要指责她过分敏感、脾气太差,可能只是那根弦崩断了。
如果你也是一位恐龙妈妈,那我现在特别想握着你的手温柔而坚定地对你说:亲爱的,冷静下来,变成恐龙我们谁都不想。当那根弦马上就要崩掉时,宽容自己一点,不要过分要求自己,适度摆烂一点,不那么重要的事实在做不到就算了,别和自己太计较。孩子不是我们发泄的对象,他很爱你,没有什么比他更重要。
没有谁是超级英雄,没有人可以无限输出,不论是耐心还是理智,都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补给,所以,宽容一点,这些话,送给你也送给我自己。
成长是终身制,我们一起成长。
转载请写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