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戏剧带到城市每个角落 老舍戏剧节探索演出新生态

把戏剧带到城市每个角落 老舍戏剧节探索演出新生态

8月18日,大戏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开幕。今年戏剧节剧目展演分为文学佳作、梨园百花、国际视野、后浪新声和校园涟漪五个单元,9月14日至12月中旬,20余部50余场中外精品剧目和50余场戏剧文化活动,将在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的各大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旅游景点、会馆、街区及社区陆续展开,让戏剧流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大戏、好戏、首演戏轮番上演

第六届老舍戏剧节剧目展演分为文学佳作、梨园百花、国际视野、后浪新声和校园涟漪五个单元,开幕大戏是根据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冯骥才先生原著改编的话剧《俗世奇人》。

相关负责人介绍,话剧《红高粱家族》、《惊梦》、《北京人》、曲剧《我这一辈子》等大戏、好戏、首演戏将轮番上演,根据列夫·托尔斯泰原著改编的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将作为本届老舍戏剧节的闭幕大戏。

梨园百花单元则安排了具有文本性、民族性、创新性的戏曲,如江苏省昆剧院精华版昆曲《牡丹亭》、北京京剧院《马前泼水》和北方昆剧院的《望江亭中秋切鲙》等;国际视野单元以高清放映的方式播放英国国家剧院《哈姆雷特》、韩国剧工坊魔方阵话剧《骆驼祥子》等海外精品名剧;后浪新声则关注戏剧新锐人才和作品,包括《威廉与我》《象棋的故事》《吉他男》等。

专业论坛 亮明行业观点

今年老舍戏剧节期间将举办3场大型主题论坛,通过开放式座谈研讨的方式,深入探讨文学和戏剧、文学作品和舞台呈现的关系。

与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中国分会合作的“文学作品改编舞台剧的观察与思考”论坛,邀请业内资深专业戏剧家、理论家,活跃在创作一线的著名编剧,以及亲历改编舞台剧作品的导演等人,共同展开讨论,将从学术角度出发贡献行业智慧。

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新时代的戏剧观”论坛,将深入探讨文学和戏剧、文学作品和舞台呈现的关系,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健康戏剧生态

而“老舍笔下的西城”论坛将首次聚焦老舍作品里的西城,讲述老舍与西城的不解之缘,重温彼时的西城人与事。

不断探索戏剧节新生态

“让戏剧流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是本届老舍戏剧节的愿景。据悉,9月14日至12月中旬,20余部50余场中外精品剧目和50余场戏剧文化活动,将在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的各大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旅游景点、会馆、街区及社区陆续展开。

剧组和演员们在展现戏剧艺术多彩魅力的同时,还会深入会馆、社区、胡同,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大众普及戏剧知识,推广戏剧文化。

与此同时,本届老舍戏剧节将整合剧目展演、剧本孵化、剧目制作等演艺要素资源,运用数字藏品、新媒体直播等一系列创新手段,联动戏剧全产业链,促进戏剧生态健康发展。

老舍戏剧节发起人张海君接受采访时谈到,第六届老舍戏剧节活动将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剧目展演、戏剧论坛、主题活动和戏剧之夜,今年的亮点在于,将有百余场活动与百姓见面,将戏剧带到北京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让戏剧成为北京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 韩昕媛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9日 12:25
下一篇 2022年8月19日 12:2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