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皮影制作流程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百戏伎艺》对皮影影件的制作有详细记录:“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杭城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熟于摆布,立讲无差。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后世皮影制作几经变化,因地而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通渭皮影的制作以牛皮为原材料,制作的影件主要是影人及其佩件,配之以桌椅和景物造型等。影人的制作以头部(通渭民间艺人称之为“头梢”)最为复杂,也最见艺术功底。“头梢”分为生头、旦头、官头、奸头、赤头、神头、妖头、将头和番头等九类,以侧脸为主,以“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 对“头梢”予以概括是非常准确的。制作出的皮影人和皮影场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作品。制作程序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定皮、画谱、过谱、镂刻、渗色、发汗压平、串连合成等九道工序,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
第二步 制皮
制皮的程序主要是“泡皮“和“净皮”。
“泡皮”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选好的牛皮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半月以上,待皮毛松软欲脱时打捞出水,用刀反复刮制“净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好后撑在木架上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成皮发黄发亮,宜于雕刻。
第五步 拓谱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牛皮根据需要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以特制推板反复推摩,使牛皮平展光滑,然后将成皮敷在“线谱”上,以铁笔勾画拓谱,将“线谱”原样拷贝到成皮上。
第七步 渗色
皮影镂刻完成之后进入渗色程序。包含三个步骤,即:调色、涂染和渗色。沿用由特殊天然原料按照传统配方配制出黄、红、绿三中颜色,以此三原色为基础,调制出各种所需颜色,然后对皮影不同部位进行反复涂染,使颜色渗入牛皮中。涂染完成后,为防止掉色,须对整个影件再涂刷一层明胶。未涂刷明胶的影件随着牛皮被缓慢氧化,整体呈现黑色,色彩的对比不再明显。
第九步 串连合成
通渭文化馆于1964年开始,组织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历时三年,对传统影人进行改造。在以前只有头部和手臂可以活动的基础上,一方面增大影人,由传统的长七寸增大到影人高一尺二寸,增强了影戏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做到了腿部和膝部的运动,影戏表演更加逼真。所以通渭影人的构成部件更加复杂完整,传统影人的构成部件为头梢、胸、腰、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十一个部件,今通渭影人多了膝部以下两条小腿的构件,共有十三个构件。2015年,通渭民间影戏艺人刘国天经过悉心钻研,又做到了影人眼口皆动,影人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人物动作。
头梢—包括颜面、帽、须和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
胸部——上部装置卡口,用于皮影“头梢”的安插。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连。
腹部——腹部上方与胸相连,下方与双腿相连,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包括靴鞋在内)。
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用于旋转的枢纽,称之为“骨缝”,骨缝要中间镂空,防止两个部位的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和对影人的操作,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串连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影人。
为了表演的需要,一般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因以铁丝和丝线与影件相连接,通渭民间艺人多将签子称之为“线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用铁丝相连,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便于武打,操作影人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各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