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高标准严要求只是针对自己,小人却只会一味的要求别人。
遇到矛盾,君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从他人身上挑错误。
二是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海纳百川,处事泰然;小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处事促狭。
君子容人纳物,做事坦荡,不迷恋荣辱得失,所以不忧不惑,不惧不扰。
小人役于物,为名利欲望牵行,患得患失,所以才会戚戚不安。
三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往往对事物可以各有见解,尊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小人表面上附和,背后却勾心斗角,佛口蛇心。
司马迁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一个人是不是真心,值不值得深交,只要看生死之际,贫富之间的境遇,便一目了然。
孔子说,君子容易相处共事,但是难讨人喜欢,小人倒是讨人喜欢,但是难与之共事。
与君子结交看到的是善良,与小人相处却能看到丑恶。
曾参曾和弟子说:“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
孔子见到别人的一点善良就会忘记他身上无数的不足,肯定对方好的一面所以容易相处。
小人见人之一恶而忘其百善,几年交情,仅仅因为一件事不满意,就恶语相加,忘恩负义。
孔子说,君子易事,但是不按正道去讨好,他是不会喜欢的。小人难事,但是可以被花言巧语讨好。
五是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以能因为道义团结却不勾结,,小人只为私欲勾结却不团结。
古语有云,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君子为人,注重德行和才能,看重大是大非,不偏袒,不徇私。
小人处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党同伐异,图谋私利。
六是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的行为首先考虑合不合法度,小人的行为只考虑有利可图。
君子克己以奉公,不以其道得之,不取;小人行险以侥幸,贪图眼前恩惠,虽蹈刑辟而不顾。
马致远曾言:“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一个人不懂得循规克己,毫无原则,任由贪婪打破底线,迟早也会被利益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