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大量成就,让14亿国人感到自豪,不论是对月球,火星的探测,还是空间站的建造,以及明年将要发射的首个中国空间望远镜巡天号,都让人们感受到,中国科技实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如今,又一个超级工程即将问世,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即将重磅出世,一旦建成,建成后可搭载7名宇航员。
中国为什么要研究新型载人飞船呢?大家都知道,中国航天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4种火箭和14艘神舟载人飞船,以及4艘天舟货运飞船,以非常低的投资成本,非常高的效率,在有限的飞行次数中完成了人类的航天壮举,但是随着航天科学的深入,对载人飞船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俄罗斯,美国都在研究新型载人飞船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在未来进行航天科学任务,按照目前的公开资料显示,新的载人飞船最多可以运载7名宇航员,也可以人货混搭,此外它还需要能够重复使用,降低航天任务发射成本,新的载人飞船必须具备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以及它的寿命需要得到大幅提升。
该项目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布的众多研究项目中的一部分。发表在该基金网站上的研究概况形容这个巨大的飞船是“未来对空间资源利用、宇宙奥秘探索和长期在轨居住的重大战略性航空航天器”。
该基金希望科学家能探索新型、轻量化的设计理念,尽可能减少发射进入轨道的建造材料的总量,并且探索在太空中安全组装如此大型结构的新技术。如果得到赞助,该可行性研究将会持续5年,研究预算在1500万人民币。
这个项目可能听起来很科幻,但是前NASA首席技术专家Mason Peck说,这个想法并不离谱,挑战更多的是在工程学的部分,而不是基础科学。
“我认为它是完全可行的,”现如今在康奈尔大学担任航空航天工程学教授的Peck说,“其中的困难不是什么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是规模的问题。”
Peck说,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成本,因为将物体和材料发射进宇宙耗资巨大。国际空间站(ISS)最宽的地方只有110米,造价就已经高达约6450亿人民币了,因此建造一个比空间站大上10倍的飞船,即便是国家航天预算最富裕的也会感到紧巴。
不过主要要看中国打算用哪种材料来建造。国际空间站中布满了设备,并且可以住人,所以它的总重就显著增加了。Peck说:“假如我们要的只是很长又不重的东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建造技术也能降低将巨型飞船送入太空的成本。Peck说,捷径就是在地球上造好部件,然后再在轨道上像拼乐高一样组装好,不过3D打印技术或许能够在太空中将压缩的原材料打印成更大尺寸的结构部件。
这种大型太空设施最有可能的运用是在科学方面。这种尺寸的太空望远镜可能能观察到其他太阳系中行星表面的特征。“这对我们了解太阳系外行星和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是变革性的,”他说。
一次可以搭载7名宇航员,能够重复使用,这样的航天器的出现,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在未来对航天科学的研究,和对宇宙一切事物的探索,会永无止境,未来航天发射次数只会越来越多,频率也会越来越多,只要降低了发射成本,并且能够一次向太空运送更多宇航员和货物,那么人类的太空探索就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