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在清统治期间,曾经出现过著名的“康雍乾盛世”。在这个阶段中,举国强盛,百姓安居乐业,阖家其乐融融。然而到了清朝晚期,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开始内忧外患,自顾不暇了起来。
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长达前年的封建帝制被成功推翻了,清政府就此灭亡。有人将清政府的覆灭缘由归功于统治者的懦弱无能,他们甚至还斩钉截铁的认为,清朝是因为错过了一位力挽狂澜的皇帝,才导致结局悲惨,遭受西方列强剥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清朝的由盛转衰
在了解这位能够力挽狂澜的“皇帝”之前,我们必须先来探讨一下清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当年,大清依靠着英明睿智的皇太极顺利入关。皇太极匆忙离世后,幸有多尔衮辅佐顺治帝,才能使得清廷的统治在中原地带根深蒂固。
顺治帝离世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帝王在前期相继开创了一个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直到乾隆晚期,统治者刚愎自用,使得大清帝国开始转安为危。乾隆皇帝所铸成的大错具体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在乾隆十二年推行“一口通商”,增加浙江一带的税收,与此同时关闭浙江省三地的海关,全国只保留广州对外通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闭关锁国”策略。这样的错误思想一直沿用到清朝晚期,导致了清朝无法跟上世界潮流。
其次,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并没有做到满汉一视同仁。他更加青睐于满足,对充满汉人的绿营军充满芥蒂。这样的统治观念根本无法促进满汉的团结,更别提他们能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做到齐心协力了。
最后,乾隆晚期朝廷上下大行奢靡之风。一方面是乾隆本人导致的。众所周知,乾隆皇帝爱好出游,以此体察民情。据史书记载,他一生总共外出150多次,而且每次出巡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导致国库空虚。
另一方面,是部分贪婪自私的官员导致的。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属和珅了。当时中原地区的人口就高达三亿,和珅为了建造一座豪华的私宅,不惜日复一日地搜刮民脂民膏,还私底下动用国库。可悲的是,直到清朝后期,这些不良之风还依旧存在,统治者们几乎对此无动于衷,这才给了洋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有勇有谋的奕昕
尽管清王朝后来呈现衰败之象,但在这期间还是出现过一位有勇有谋的皇亲贵胄,他试图力挽狂澜,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此人便是奕昕。他本是道光帝的第六子,从小文武双全,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
但他从小不善言辞,不爱与人亲近交流。而咸丰在这方面就与他大相径庭,他从小就饱读诗书,长大后更是把握良机拉拢朝中大臣,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日后为自己所用。
这样天差地别的性格其实早就注定了他们最后的结局。最终,咸丰帝在众人竭尽全力的拥护下顺利登机,而奕昕却只能成为一个闲散王爷。其实咸丰本身也有能力,他本可以一展宏图的,奈何最后还是早逝了,使得朝中大权没过多久就落入了慈禧的手中。
慈禧本人并无真才实干,并且常常固执己见。她刻板迂腐,不断提倡祖上留下的闭关锁国的错误思想,并且无底线地纵容奢靡之风的盛行,导致举国上下乌烟瘴气。
眼见大清帝国危在旦夕,奕昕越发忧心忡忡了。当时正逢洋务运动盛行,他并没有像统治者以及其他大臣一样站在这项运动的对立面,而是推波助澜,鼎力相助。毕竟奕昕认为要想国家强大,就必须敢于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取其精华。
在洋务运动期间,奕昕主动请缨,要求肃清国内叛党。除此之外,他还鼎力支持兴办军用工业,民用工业的重大举措。为了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融合,他还鼓励创办新式学堂。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的话,清政府面貌必定焕然一新。然而奕昕终究不是坐在宝座上的君主,不能决定一切。甚至他的一些新鲜理念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了守旧派的反对。
遭受西方列强剥夺
几番争议过后,洋务运动终究还是失败了。与此同时,奕昕还被多人弹劾,性命堪忧。不光如此,统治者还继续实施闭关锁国的封建思想,导致中原地区的经济政治水平大不如前。
尽管时过境迁,当年盛世早已不再,但对于洋人来说,中国地大物博,依旧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肉”。其实他们的这种觊觎之心早已在乾隆年间就有迹可循,只是当时他们的能力微薄,所以上不敢前来侵犯。
直到后来工业革命的出现,导致西方列强迅速崛起。而彼时清朝内部混乱不堪,早已没有任何招架之力,因此不可避免的种种悲剧便油然而生了。更为可怕的是,就算眼前危机重重,他们还依旧不知悔改。
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九年内预备立宪。如果真的打算改过自新,何必让老百姓苦等九年?再加上此前清政府懦弱不堪,与洋人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协议,割让了台湾等地,一时间民怨沸腾。
渐渐地,华夏大地再度分崩离析,百姓也对清政府彻底失去了信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纷纷揭竿而起,他们打算用革命的方式打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在无数的讨伐声下,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而清政府所崇尚的封建帝制彻底消失在了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可谓是结局凄凉。
结语
任何朝代的灭亡都与统治者的思想息息相关。清朝时期,从乾隆皇帝开始就崇尚闭关锁国的策略,而后的统治者更是不知沿革创新,一位的保守旧思想。
纵观晚清时期的皇亲国戚,也只有奕昕能做到与时俱进。然而他只是区区王爷之位,因此并不能彻底改变清王朝的凄凉结局。以史为鉴,我们做事不能够刻板保守,要勇于开拓思维,这样或许还能带来一线生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