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黄石人,虽然十四年前就出外打工了,但家属还在黄石,几个姐妹都曾经或者现在还在黄石,月收入4000元应该是可以最少碾压黄石60%人的工资了,4000以下、2000以上的大有人在的,包括阳新和大冶,都是这个状态的,黄石城区,拿低保的人数不会少于总人口的20%,拿退休工资的也有20%的;而大冶、阳新,农村人口都占了60%以上,除去打工的人口,很多收入都在2000以下甚至1000以下的;
2、黄石企业,原先是如同东北是共和国长子一样的是湖北重工业、原材料工业的长子,大冶钢厂、武钢的三大矿山、有色的冶炼厂和八大矿山、华新水泥、黄石电厂、黄石矿务局,还有黄棉为龙头的数万纺织职工,纺机、省拖、下钢、一大批地质队和探矿队、水机、煤机、锻压、轴承、制药、抗生素等等一大批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九十年代以后,除了改制、转轨成功的几家巨无霸外,所剩无几了,除了华新、电厂,最大的大冶钢厂、大冶有色、大冶铁矿的境况都不尽如人意了,大批买断、下岗的都有了,其他企业,几近全军覆没了;
3、那么,下岗职工多,退休人员多,拿低保得多就成了黄石企业员工收入状况的一大特点了,改革开放以后,劲酒崛起、东贝做大、三丰振华上市,但是,这几家强势企业,除了劲酒以外,其他企业员工收入也就4、5000的水平;员工最多的有色,人均工资4000不到,东贝还有2000年后兴起的开发区的多家电路板企业的工资,更是在3、4000之间摇摆;大量的私企都是小而散、多而弱的企业,能够有3、4000的工资就算非常不错的了。
4、倒是那些老国企老员工的退休工资只涨不跌、保持了稳定的态势,4、5000的接连出现了,而后,那么多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工资属于较高层次的,没有拖人均3000多的后腿,与部分企业的高管一样,人均6000以上的大有人在的,但是这个层次的人,应该不到总人数的20%。
一楼说的很对。黄石目前就新冶钢,有色,华新,电厂,劲酒,锻压这些老企业加开发区很多电子厂,显示屛厂,工资一般3000-5000,开发区电子厂常白班长夜班,比较辛苦,年轻人一般干不长。房架5000-8000为主,不是拆迁户的话一般人活的不轻松。
如果两人都是4000圆,日子还过得去,属中等水平,依然抗风险能力较弱,如果单身,4000日子过得很安逸,如果房贷加车贷,加养孩子,基本属于三年都不买衣服的那种。
黄石到手4000元过小日子很可以,如果夫妻两人齐心协力,三观相近还可以置点家业。
中低等水平吧!可以勉强生活,存不到什么钱,一个人过还可以,其它就不要想了,如果是女孩子节约点还能存个一千几百的
大冶市城区的生活支出要高于黄石市区。夫妻二人月收入4000元养一个小孩属一般生活水平,如果是二个小孩,那就较困难了。
我是华新退休的,退休费2千多,在黄石过生活只能是吃饱肚子穿的暖和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要想,最怕的就是生病。
我月收入不到三千,还是大企业
低等水平,4000除去日常吃喝家庭孩子用的,只能够勉强持平,存钱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公务员当我没说
在黄石月收入4000元绝对是中等收入,正常情况下可以过上很舒适的日子。但抗风险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