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华为低调公布了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数据显示,华为上半年净利润为150.8亿元,依然不容乐观,同比减少了足足51.97%。
但也有好消息,华为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为1706亿元,相比一季度增长超30%。这也是华为近3年来首次实现止跌回升。
华为销售收入回升,益于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力。尤其是问界品牌的畅销,对华为的业绩回暖促进明显。
如今,汽车业务在华为的占比有多大?华为何时才能重返巅峰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华为赚多少?30万辆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感兴趣,华为这么卖力卖车,究竟从中赚了多少。这个还要从华为的两种合作模式说起,一种是华为inside模式,一种是智选模式。
inside模式主要是作为供应商,华为在其中担任的角色类似与英伟达、博世类似,利润贡献并不明显。这倒不是说英伟达们不赚钱,而是华为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它们的规模。
真正扛起华为复兴重任的,应该还是智选模式。
根据之前华为高管透露的消息,在智选模式下华为与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
以售价29.48万元的问界M5四驱性能版为例,华为大概能拿到2.948万元,这里就算3万元吧。这3万元中,20%为技术授权费用,大概是6000元,剩下2.4万元为华为各大商城的销售费用,这里涉及到门店建设、场地投入、人员培训、售前售后服务等等。
因此在智选模式下,销售收入才是华为收入的大头,这也是华为力推智选模式的原因。
但华为的商城并不都是直营店,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第三方的加盟店,再加上商城本身的运营费用不低,因此很难推算出最终为华为贡献利润的具体数值。
问界M5上个月的销量为7807辆,考虑到它的销量一直在上升,目前大概是年销10万辆的规模。
如果实现年销10万辆的规模,问界品牌每年可以为华为贡献的技术授权费用大概是6亿元,销售利润按照30%算,大概可以贡献7.2亿元左右的利润。
这个利润占比,对于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来说可能并不算多。但在当前普遍亏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个数据已经相当可观。
如果按照之前余承东所说的实现年销30万辆,那华为可以获得近39.6亿元的利润。如果实现年销百万辆的话,华为则可以获得132亿元的利润,那才差不多可以弥补之前手机行业的“亏空”。作为对比,华为在2020年时的净利润是646亿元人民币。
(2)任重而道远,留给赛力斯和华为的挑战
但前面说的都只是理想的情况,实际情况会比这复杂得多。以赛力斯为例,虽然它已经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新势力之一,但盈利状况并不乐观。
今年第一季度,赛力斯的公司主营收入为51.31亿元,亏损达到8.39亿元。第二季度的数据没有公布,不过大多数人看好会有较大幅度的好转。毕竟问界M5从3月份才开始交付,它本身的创利能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之前赛力斯透露过一组数据,问界M5的毛利率大概在25%左右,对于它所在的价格区间来说,利润回报并不算低。华为拿走10%,赛力斯自己的毛利率会在15%左右,但加上工厂建设、产线投入,利润就变负了。
对于赛力斯来说,挑战主要是两点。首先是增加单车利润,在问界M5和问界M7相继交付之后,它的单车成交价格会突破30万元,从这个角度来说,毛利转正是迟早的事。第二点,就是成本控制了。
目前原材料的价格、电池的价格这些,一直居高不下,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受累于此,这是赛力斯很难改变的。赛力斯能做的就是将量做上去,然后分摊工厂、产线的成本,降低采购价格。
对于华为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别看前面说的,一旦问界M5实现年销10万辆,华为能“赚走”13.2亿元,而且后续肯定不止这个数。
但这其实只是纸面富贵,今年上半年,华为的研发投入高于130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投入到了智能汽车领域,毕竟这是华为今后业务的重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汽车行业的这点利润贡献是远远不够的。
最近传出消息,自从华为与赛力斯推出的问界品牌大获成功后,极狐、奇瑞、江淮等多个品牌表达了与华为采用智选合作模式的意向,说明整个行业发展确实按照华为预想的方向在走。
(3)功夫拍案
发力汽车领域的华为,已经开始展现自己的影响力。但从利润贡献来看,汽车行业暂时还不能与手机行业相比。毕竟手机行业动辄上亿台的规模,而华为主推的问界品牌,暂时1-7月的销量还不足3万台。
以华为的大手笔投入来看,它的目标不会是10万或者30万辆,应该至少是100万辆或者更多,那样才能弥补手机领域的亏空。
对于赛力斯来说,早日实现利润转正才是王道,也许随着问界M5销量进一步增长,问界M7开始批量交付,赛力斯能够在第四季度之前打卡这一目标。
汽车行业的骤变,这还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