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边界感的人,多大也是巨婴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免不得要与人沟通。

但人与人的沟通,最难的就是距离

离得太远,显得生疏;离得太近,一不小心又会踩过界。

懂得把握合适的距离,不失分寸,这就是一种边界感。

人际交往中,为什么要有边界感?如何建立边界感?

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些人会让你感觉如沐春风,轻松自在;也有些人,让你忍无可忍,多看一眼都嫌烦。

关于后者,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我觉得特别贴切——“巨婴”。

“巨婴”是我最近看书学到的一个词,觉得很有意思。

什么是“巨婴”?就是那些已经成年,但心智仍然停留在幼儿阶段,是极不成熟的人。

这类人也是最没有边界感的,他们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分不清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

巨婴的特点是始终认为世界应该围绕着他转。巨婴认为只要自己不高兴了,那就说明这个世界有问题,他对这个世界的评价完全取决于周围世界是不是让他高兴。

究其本质,一个人之所以进化为巨婴,主要是对于生活缺少一种叫做“边界感”的掌控力。

没有边界感的人,再大也是巨婴

职场中上下级间,界限不清,缺乏边界感,通常有两种表现:

第一种:边界松散。最典型的就是“保姆型”的管理者,对员工过度保护,什么事情都为员工扛着,模糊了管理者和员工的边界。

第二种:边界僵硬。看似严格坚守边界,实际上缺乏变通,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以至于到了固执的地步。

他们很看重权威性,总觉得事情“应该”是这样,别人“应该”这么想,总是在挑刺儿,指责别人的想法、行为是错的,需要纠正。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曾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在团队管理当中,如果管理者缺乏边界感,对下属过度保护,过分干涉,过于控制,是不利于团队的发展的,也会滋生出很多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团队一团糟,干不成大事。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边界感,切勿把“对你好”,当成了越界的理由。

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再亲密的两个人,在交往过程中也会保持一个心理安全距离。只有保持好这个距离,交往中才能感觉到轻松和舒服。

这个安全距离包括: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能说;你在你的范围内做事,我在我的范围内做事。

如果跨越了这个安全距离,越过了边界,另一方就会本能的向后退。

相比于成年人,婴儿是没有边界感的。从妈妈体内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婴儿往往分不清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而形成这个边界感的过程,妈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有些人玩电脑游戏到深夜影响别人休息,还不以为然;在家里吃饭不上桌,对客人不礼貌,认为理所应当。心理学研究发现,妈妈在这些问题上的作用,远远超过其他人。

这种意识如果一旦被纵容,长大之后,这个孩子就会因为缺少边界感,在生活、工作中频频碰壁。

把握分寸感,尊重别人的边界。

心理学有个概念:心理越位。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底线,就是在这个范围内,谁也不能进来,一旦进来,就容易产生矛盾,谁进来,就越位了。

你要时刻警惕,看看自己是不是处于“越位”的位置,不能让职场中的“越位”给自己带来麻烦。

人与人之间,是有情感账户的。不要觉得情感账户中钱,你是挥霍不尽的。

当你不断触犯别人的边界,让别人觉得不舒服,情感账户也终会有掏空的一天。

所以,你要把握分寸感,尊重别人的边界。

对于管理者来说,你一定要识人心,懂人性,去倾听员工的想法,尊重其个人意愿,不要随意侵犯员工的边界。

巨婴如果始终不长见识,就永远都不会真正长大,大概率最终成为弃婴。到那时他会认为自己被世界抛弃了,世界已经一再让他失望,完全失去了信心,他也不再对世界提什么要求了,甘愿做这个世界的边缘人。

巨婴和弃婴共同点是,观察世界的视角永远都是从自己出发,要么世界对我好,要么世界对我不好。

大多数成年人,让人不舒服的举动,都是因为越了界。

所以,要时刻训练自己的边界感,不要侵犯别人的边界。这是一个成年人的基本修养。

没有边界感,就算年龄再大,也不过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巨婴”。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7日 15:00
下一篇 2022年8月17日 15: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