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大战”打响!美俄分道扬镳,中国一飞冲天

太空“大战”打响!美俄分道扬镳,中国一飞冲天

7月26日,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新任总裁尤里·鲍里索夫宣布,俄罗斯将在2024年后退出国际空间站,同时着手自建空间站。俄罗斯仍将在国际合作的框架内工作,履行对国际空间站合作伙伴的所有义务。

根据俄罗斯的计划,轨道站由三到七个模块以及一个航天器维护平台组成,将不早于2028年开建,或于2030年投入运营。新轨道站可用作登月基地,可能将驻扎一艘月球飞船,并可监测包括北极在内的整个地球表面;还可能安装一个游客模块,实现商业太空游。对此,普京评价称——很好。

对于俄罗斯的决定,美国国务院表示,对此感到惊讶,这是令人遗憾的进展。

从美国的反应看,这个消息还是比较突然的,虽然美国在对俄进行全面制裁的时候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有想到分道扬镳的日子来得这么快。

其实在今年元旦前夕,NASA就承诺将在未来10年继续与俄方在空间站开展研究。但随着美国宣布制裁俄航空航天业,双方合作分崩离析。

实际上美国并不愿意这么早就与俄罗斯分手,俄军进入乌克兰的第二天,NASA就表示制裁不会影响到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但没想到俄罗斯的反应如此强烈。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时任俄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裁罗戈津严厉指责美国粗暴地践踏了“太空无关政治”原则,建议俄罗斯飞船不再或者有偿搭载美国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

多年来,NASA一直乘坐俄罗斯火箭往返空间站,并为每个座位支付数千万美元。尽管美国曾使用SpaceX公司研制的“龙”飞船成功将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但分析人士认为“龙”并不稳定,而俄罗斯的“联盟号”始终是各国将宇航员送上空间站的主要方法。

SpaceX龙飞船

北约峰会前后,俄罗斯成功试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罗戈津在社交媒体上贴出在太空拍摄的北约总部俯瞰图,暗示可以随时打击西方首脑系统。

面对西方的制裁,罗戈津还威胁要让空间站“不受控地脱轨坠落在美国或欧盟领土上”,这也使得俄航天局与NASA的关系跌至冰点。

俄罗斯此时宣布退出国际空间站,政治考量应该还是比较多一点。由于国际空间站的核心舱和大部分舱段都是由俄罗斯提供的,大量工作也是由俄罗斯来完成的,一旦俄方退出国际空间站,将给空间站的运作带来很大麻烦。

美俄合作了几十年,互相依赖的程度很深,所以想要分手也不是那么容易。NASA认为空间站是不能被拆开的,强行分离将带来重大的安全挑战。所以俄罗斯如何退出就很关键,是报废自己的设备还是强行带走?如果留下,谁又有技术接管和维护?这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俄罗斯都埋怨老化的国际空间站已经难以延长寿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势在必行。其他伙伴希望让空间站运行到2030年,而俄罗斯不愿做出2024年以后的承诺。

实际上NASA也一直寻求建立自己的私人空间站,并取代国际空间站。从技术上来看,美国不依靠俄罗斯也可以维持国际空间站的运作,但成本比以前要大得多,经年维护的成本都够再建一座空间站了。

为空间站提供推力的俄罗斯进步号宇宙飞船

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俄罗斯就一直打算退出国际空间站。鲍里索夫去年就表示,鉴于国际空间站已经严重老化,空间站运营合约也将于2024年到期,俄罗斯将在2025年退出该项目。

当然了,俄罗斯也不是说马上就撂挑子走人,而是在2024年再退出,在那之前该尽的责任和义务还是少不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其他合作伙伴的影响。

虽然美俄关系恶化了,但还是不至于完全撕破脸面,该合作的还是要合作,可能这就是大国博弈中值得玩味的地方吧。

昔日的对手合作建造了国际空间站,它曾被誉为“为人类造福的后冷战合作典范”。但如今这一国际合作项目即将落幕,象征性的外交关系即将被切断,可能预示着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的到来。

美苏宇航员合影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虽然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保护我们免受宇宙辐射的威胁,但也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蒙蔽了我们观测宇宙的眼睛。

人类之所以建设空间站,就是为了做到在地球上做不到的事情。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轨道站,能够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保证了太空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深入性,对提高科研质量有重要作用。

同时,空间站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也能发挥十分的价值,比如勘测资源、材料合成、药品研发、军事侦察等等。

如果人类只是地球的过客,那么种群的延续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大太空时代走得更远,也就不得不以空间站为支点探索宇宙,同时也探求人类本身的奥秘,因为人类在太空环境下的健康研究是太空旅行甚至星际移民的基础。

创生之柱,距地球约6500光年

人类首个太空站是苏联制造的“礼炮1号”,1971年升空,175天后在返回地球时烧毁,3名宇航员全部牺牲。

1973年,美国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号”空间站,1979年返回地球时烧毁。

1976年,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建成,这是首个可让人类长期居住的空间站研究中心,一直服役到2001年。

国际空间站建设始于1998年,总投资达1000亿美元,是俄罗斯和美国及其盟友罕见、长期、深度合作的范例,至今仍保持在轨工作。

因为性能和设备老化严重,舱体经常出现裂缝,空气泄露事故频发,每年光维护成本就高达50亿美元。

国际空间站最初的服役期限为2015年,之后被延长两次,分别至2020年和2024年,至于之后能否继续延长还在研究。

国际空间站

在空间站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一直无缘参与。

直到2021年4月29日,搭载空间站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才正式步入空间站元年,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独立研制和建造空间站的国家。

2022年7月24日,中国天宫空间站首个实验舱“问天”发射成功,与核心舱“天和”完成交会对接任务。

“问天”实验舱的升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进入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探索的新阶段,一个全新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即将建成,中国在进入太空时代的路上更进一步!

等到“梦天”来访后,天宫空间站将正式落成,未来可基于节点舱,拓展新的核心舱和实验舱,建造百吨级的更大空间站。而俄罗斯退出国际空间站无疑会增加中国“天宫”空间站吸引更多的国际科研项目和投资的机会。

如今,我们可以骄傲地仰望星空,近地轨道中仅有的两个空间站,一个是国际空间站,另一个则独属中国。或许不久之后,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近地轨道空间站。

天宫

如果俄罗斯和美国自行建造空间站的计划能稳步推行,那么未来可能会有4个载人空间站同时运行。要在大宇宙时代扬帆起航,仅仅靠几个国家垄断太空是不行的,只有百家争鸣才是新时代的浪潮。

一时的分手也许只是利益之争,但航天技术是以造福人类、延续文明为终极目的的,在这个时候,合作永远大于争斗,科技也不应该有国界,更不应该成为冲突的工具。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6日 23:48
下一篇 2022年8月16日 23:4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