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委员!您千万不能去啊!”1927年10月的一天,井冈山脚下一间简陋的民居里,传来了激烈的反对声。
彼时还是毛委员的毛主席站在大家中央,面露难色,但是眼神却非常坚定,向大家解释道:“我这样做,不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党和人民,是革命的历程需要我这样做,而且战士们也不能再等了。”
工农革命军的各位干部情绪都很激动,但是毛委员心意已决,再难更改。
此时发生了什么?毛委员又做出了什么让大家一致反对的决定?最后的结果到底如何呢?
迫在眉睫
1927年9月,工农革命军在秋收起义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支军心不稳,人数不多的队伍,来到了永新县三湾村。
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就发生在这里。此时的部队中,伤员很多,物资储备也严重不足。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毛主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而且,在毛委员此前主持的前委会议中,已经及时地改变了战略目标,由大城市转向农村,才是符合当前形势的最佳决定。种种因素集合起来,井冈山就成了工农革命军必争之地。
但是,井冈山并不是一块无主之地。除了生活在井冈山山区的人民,它还有两位名副其实的“首领”——袁文才和王佐。
1898年,袁文才出生在江西省宁冈县,他是客家人,早年读过书,算是个秀才出身。
因为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袁文才从小就没少受土豪劣绅的欺负。不仅有语言上的侮辱,甚至会强占他家的土地,抢夺他们辛辛苦苦才种出来的粮食。
袁文才
这种屈辱,很早之前就深深地印在了袁文才的心里。二十几岁的时候,为了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他积极参加了当地的“马刀队”,并且凭借灵活的头脑,担任了参谋长一职。
1925年,袁文才接受了县府的招安,他所在的马刀队,成为了党所掌握的武装队伍。
而此时不得不上井冈山的毛委员,心里其实也很没底。虽然袁文才已经是名义上的党员,但是与工农革命军的联系并不密切。袁文才更像是盘踞一方的势力,他手下的人,说好听点叫“同志”,直白地说就是土匪。
自己若是带着部队前去,总有种“仗势欺人”要抢人家地盘的感觉,这样很容易起冲突。
所以,毛委员才决定,就由自己,带着警卫员,最多再带一个工农革命军的干部,就这样3个人、3匹马上井冈山,以此来展示自己“谈判”的诚意。
自然不用多说,这个听起来就很“疯狂”的决定,立刻遭到了工农革命军上上下下所有干部的反对。
毛委员是谁?那绝对是工农革命军最重要的主心骨,而且此时经历过秋收起义的巨大损失,战士们精神颓废,军心涣散,正是需要毛委员这个领袖,把大家牢牢粘合在一起的时候。他是万万不能出事的,大家都觉得,这个决定实在是太冒险了。
毛委员非常理解大家对自己的关心,但是他认为,这样做是必须的。他向大家解释道,我们是去向对方示好的,不是展示自己实力的时候。现在战士们的状况很艰难,迫切需要别人的帮助。既然寻求帮助,就要拿出诚恳的态度。
而且,袁文才虽然是“土匪头子”,但是他是秀才出身,还是党员,一定有可以周旋的余地。
毛委员心意已决,任谁都不能动摇。众人没有办法,他们能做的,只有推选“武力值最高”的团长陈浩跟着毛委员前去,以此来获得一些小小的安心。
双方提前派人沟通好了谈判的时间,毛委员就这样带着团长陈浩和警卫员,踏上了“单刀赴会”的征程。
单刀赴会
从踏上井冈山蜿蜒小路的那一刻起,毛委员三人的神经就瞬间紧绷了起来。他们并不清楚袁文才具体是个怎样的态度,这“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事实上,袁文才的确对毛委员有所防备。在毛委员上山之前,他就已经暗中安排自己的手下,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就连双方接洽的小院子里,也暗藏了许多人手。
只要毛委员一句话说错,或者表现出一点强硬的态度,袁文才只需要一个手势,就能立刻要了三个人的命。
袁文才表面上还是尽了地主之谊,他派了一位重要手下到门口迎接毛委员,几句寒暄过后,就被请进了屋。
从毛委员踏进农家小院的门槛开始,这场博弈就已经开始了。袁文才的手下出其不意地摸了一下腰间的手枪,神经紧绷的警卫员立刻就挡在了毛委员身前,大有对峙之势。
在毛委员的眼神暗示下,警卫员想起了临行前的嘱咐:“我们是来示好的,不是来强占人家土地的。”于是又默默地退了回去。
这时,首领袁文才从堂屋内抱拳走了出来,脸上堆满了笑容:“毛委员光临,有失远迎啊!”毛委员也客气地回应道:“久仰袁兄大名。”
二人一前一后走进堂屋,双双落座。茶水刚刚端上来,毛委员就直言道,你和我都是共产党员,我们就直接开门见山。
毛委员说,自己非但没有强行占据井冈山的意思,反而还从袁文才和王佐身上,获得了很多启发。
他们盘踞在井冈山这块地方,人数不多,枪也不算多,还都是些质量不好的“土枪”,脚跟却还能站得稳稳的,证明他们靠的不是武装力量的威慑。
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动和土豪劣绅作斗争,赢得了诸多百姓的拥护。这就证明,他们虽是土匪,但是不偷不抢百姓的东西,而袁文才也并不是不明事理的愚昧之人。
这种案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毛委员向袁文才解释道,虽然自己多年从事农民工作,但是从未有过这方面的尝试。
如果我们的革命也走这样的路子,在敌人防备最弱的农村地区,展开武装割据,再以此为中心,慢慢扩大影响,是完全可行的。
这下,就相当于变相地夸奖了对方的能力,袁文才此时的敌意也放下了一些。但是,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想让工农革命军成为自己的部下是不现实的,而袁文才自己虽然是党员,但是首领做惯了,此时也并不想成为别人的部下。
因此,他还是不想让毛委员带领部队上他的井冈山。在听闻毛委员说,现在部队战士的状况非常不好,食物和日用补给都非常紧缺,伤员也得不到休息后,他拍拍手,手下的人就端出了一盘提前准备好的大洋。
毛委员看见这一千大洋,立刻就站了起来。袁文才以为这次谈判差不多就该结束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虽然这一千大洋对自己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但是谁知,毛委员只是上前掂量了一下,客气地感谢了一下袁首领的用心,就推辞道,这一千块大洋不是个小数目,虽然的确能解部队一时的燃眉之急。
但是袁首领积蓄点家底,肯定是不容易。工农革命军的部队,还未能替井冈山的人民流一滴汗,也没有为袁首领出一点力,无功岂能受禄?
这话说得非常诚恳,从毛委员走进这间堂屋,所吐露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没有任何过度修饰的空话。
这坦率的态度让袁文才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这掌握着几千军队的毛委员,是真心来向自己示好的?他是真的看中了井冈山这块地方的战略意义,为战士们着想,而不是仗势欺人来抢自己地盘的?
就在袁文才几乎就要松口的时候,外面一声炸响的枪声,打破了谈判双方之间微妙的平衡。
井冈山根据地
众人立刻警觉了起来。跟随着毛委员的陈浩和警卫员,以为是谈判破裂,对方要先下手为强,所以立刻起身保护毛委员。
而袁文才则以为是毛委员不守信用,表面上说是只派三个人来谈判,实际上已经有大部队在偷偷上山,企图“占领”井冈山。
袁文才怒火中烧,当即摔碎了手中的茶碗。听到这样的大动静,埋伏在堂屋四周的手下们,立刻就冲了出来。无数枪口指着手无寸铁的毛委员,气氛紧张到了极致。
贺子珍
然而,就在下一秒,这种几乎静止的对峙状态就被打破了。一位女性手举双枪,风风火火地出现在了堂屋门口,大叫着“我看谁敢动毛委员!”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井冈山的第一位女党员贺子珍。这对峙还没出现什么动静,她确实全场最着急最气势汹汹的一位。
袁文才此时也犯了难,他很了解这位性格爽直的女党员,也知道她对毛委员仰慕已久,她这么突然一出现,赶走了屋里屋外埋伏的手下,今天这谈判的走向又要改变了。
双方一解释,才知道刚刚那突如其来的枪声,正是来自于贺子珍。是袁文才手下的赵首领,想要阻止工农革命军上山,企图暗中偷袭毛委员,被路过的贺子珍发现。
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坐在飞奔的马背上就一枪打飞了赵首领的枪,这才惊动了堂屋内正在对话的毛袁二人。
此时,袁文才派人暗中埋伏一事已经挑明了,可是,毛委员却不计前嫌。他提前安排好的人手,从门外陆陆续续抬进来好几担东西。
拆开一看,都是些上好的枪支,袁文才拿起一支比划了几下,比他们手中那些又旧又卡壳的“拍子撩”不知道好用了多少倍。
他跑到毛委员面前,难以置信地问:“毛委员,这一百支枪,真的是送给我们的?”
毛委员呵呵一笑,谦虚道:“如此薄礼,不足挂齿。”
直到这时,袁文才的心思彻底放了下来。如果真的是图谋不轨,谁会直接派最高领袖,“单枪匹马”来谈判?还附送了100支好用的武器?
袁文才彻底相信了毛委员的来意,也对自己之前的百般提防,和谈判中的不够坦诚感到羞愧。
他自嘲道:“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随即向毛委员行了个大礼,表示欢迎毛委员上井冈山。
王佐
毛委员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发展吓了一跳,他赶忙将袁文才扶起来,说我们都是党员,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贺子珍看到这融洽的气氛非常开心。可是,袁文才所想,并不是他所有的部下所想。
就在袁文才放下偏见,命人大摆酒席招待毛委员的时候,王佐手下的“军师”,也就是刚才在门口迎接他的那位举起了酒杯。表面上是敬毛委员一杯,实际上句句话都在驱赶工农革命军。
只听他说,工农革命军辗转此地,日后还要另就高山,颇有“井冈山这座小庙,容不下工农革命军这座大佛”的揶揄之意。
他的首领王佐因病修养,并未与毛委员会面,但是他作为王佐手下的“军事”,却直接传达了首领最初的意愿。
不仅如此,他还重提了毛委员没收的一千大洋,说另外还有一些粮食,会都送给工农革命军,意思就是,“东西都给你们,人就不要来了”。
他说的客客气气的,还没等毛委员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旁的袁文才便直接接话了,他说,井冈山欢迎毛委员和工农革命军战士的到来,叫毛委员下山准备,自己安排人把住处收拾妥当后,就迎接毛主席到来。
就这样,这场称得上“惊心动魄”的谈判,圆满地解决了,工农革命军来到了井冈山,解了燃眉之急。袁文才和王佐二人,日后都在我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毛主席所表现出来的胆识和气魄,还有崇高的个人魅力,即使是过了这么久的时间,依然令人感叹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