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我国经济数据全面超预期回落,其中投资回落幅度最大。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预期5%,前值3.1%;较6月下降0.4%;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预期4.6%,前值3.9%,较6月份回落0.1%;1-7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5.7%,预期6.2%,前值6.1%,较1-6月回落0.4%;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3%,较前值回落2.9%,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8.9%,较前值回落10.6%,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28.2%,较前值回落7.4%;7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较前值回落2.4%;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1%,较6月回升0.9%。
下半年国内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可能会比人们一般所预料的要多。下半年可能会对我国经济恢复增长态势造成重大影响的因素,除了疫情可能会出现反复,还有外需的增长可能会出现超预期回落。
许多人认为,当前西方国家经济面临着“滞胀”的风险,不过也许真正的风险不是“滞胀”而是“滞缩”。发生滞胀时,高通胀与经济停滞并存。高通胀,意味着需求大于供给。如果西方国家真的陷于滞胀,短期内那对于我国扩大外需是有利的。只怕是,一旦西方国家的通胀出现超预期回落,甚至是面临通缩,那么我国的外需增长也必将出现超预期回落。
在疫情发生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长期面临着低通胀、低利率的问题,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陷入长期停滞,陷于“滞缩”困境。疫情发生以后,西方国家实行了激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来因疫情而出现了全球供应链危机,还有再后来出现的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危机问题,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通胀。
然而眼下,先前西方国家实行的给居民部门大规模发现金等政策所能起的作用已经淡去,因疫情而实施的经济封控已经基本上放开,疫情对全球供应链所产生的影响也已显著弱化,俄乌冲突所产生的影响似乎也已经开始弱化。当前国际油价已跌回俄乌冲突前水平,近两个月来国际粮价也出现大幅下跌。
而西方国家经济长期所存在导致“滞缩”的内在矛盾并没能够被消除,随着导致通胀的一些暂时性因素的消去,“滞缩”可能将很快会卷土重来。到时,我国的出口增长很可能会出现大幅回落,这将给我国经济的恢复增长态势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当然,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还有很大的实施空间。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利率正常化的大国,政府负债率也并不是很高,这就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预留了相当大的空间。即使后期我国经济所遭遇的困难比预期的更大,也将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