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年技术攻关,华理一本科生创新团队成功研发3款高精度柔性传感器

历经4年技术攻关,华理一本科生创新团队成功研发3款高精度柔性传感器

在华东理工大学,就有这样一支致力于研发柔性传感器团队,他们由来自物理学院、材料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等4个学院、8个专业的13名本科生组成。团队历经4年技术攻关,开发出能够实现温度、湿度、压力3种传感的高精度柔性传感器,开始实现小规模生产应用。

柔性电子技术作为全球十大前沿技术之一,能赋予电子器件独特的柔性与延展性,是未来电子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制造技术的发展将引领智慧医疗、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发展,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

来自物理学院的唐桤泽、范世昌等4名团队成员在学习相关课程时了解到,现有传感器无法弯曲折叠,应用场景受限,且电子设备要想实现真正的可弯曲、可折叠,传感器柔性化势在必行。为此他们一拍即合,主动联系物理学院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柔性传感器研究。

他们在这里遇到了正在围绕功能型电子墨水开展研究的来自材料学院的潘一、王保余、赵珩宇3名学长,功能型电子墨水正是解决传感器柔性化的关键一环。就这样,团队架构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支学科交叉、专业互补、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本科生科创团队成功组建。

研发初期,团队成员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组建了以唐桤泽、赵珩宇为骨干的结构设计开发小组聚焦传感技术;以王保余、范世昌为骨干的功能墨水开发小组攻克墨水技术和印刷制备技术。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紧密合作,针对遇到的问题积极查阅文献、沟通讨论、反复实践,项目得到稳步推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先后攻克了辐射交联、填料复配、增材制造3大技术,并在自主设计的传感器多级微结构上得到很好应用。

历经4年,团队已具备多功能柔性传感器核心设计与制备、功能型墨水设计与配制、大面积全印刷批量制造等核心能力,能够很好解决柔性传感器响应慢、灵敏度低、稳定性差、集成化不够、串扰影响严重等关键技术难题。

攻克技术难题后,团队成员积极前往各地进行走访调研,通过送样试用等方式对所开发的高精度柔性传感器性能进行检验,得到了医疗健康、消费电子等领域企业的高度认可。

目前,可应用于发热织物的温度柔性传感器已完成中试,即将实现小规模生产;可应用于红光面膜仪的温度-湿度柔性传感器制备工艺较为成熟。创业团队今年8月注册成立了上海以柔化刚科技有限公司,还与上海、厦门2家企业签订约300万元意向订单。

团队成员围绕相关技术已申请5项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发表1篇SCI论文,并积极参加各类双创竞赛,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奖、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十三届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5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6日 15:20
下一篇 2022年8月16日 15:2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