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书屋主人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大革命时期,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争夺和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毛泽东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清醒而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还要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我们的敌人就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一思想在当时,无论国民党领袖如孙中山,还是共产党前期领袖们,都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
二、土地革命战争即苏区红军时期(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明确指出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建立全国政权”的道路,被简称为“工农武装割据”之路。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条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成功之路。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三、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这一“广泛性”不但包括了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连只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切力量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涵盖了。这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战略思维。这一战略思维在当时的共产党领袖中一开始也是有很多人思想不通的。
历史证明了,这一思维的正确、科学和伟大。
四、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持久战”的思想,并在战略战术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历史愈久远,就愈显示出这一思想和战略战术的伟大智慧。
五、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了“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战略思维,并具体表述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所以,当后来国民党反动军队占领延安的时候,共产党人从容地认为,“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撤退叫胜利”。
六、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刻,提出了“进京赶考”,“不当李自成”的思维,并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请同志们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并提出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
这些思想,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清醒、睿智和恢宏远大的思想。
(书屋主人,研究历史,文章原创,以文会友)
——作者书斋名为“霞满天书屋”,自号“书屋主人”,点击关注,可以看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