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了一颗超大玻璃球,高度有13层楼高,就在广东地下700米处

中国建了一颗超大玻璃球,高度有13层楼高,就在广东地下700米处

图为大亚湾探测器

中国建造了一颗高度有13层楼高的超大型玻璃球,而这么一颗超级玻璃球,就隐藏在广东地下的700米深处,那么,中国建造的这枚超大玻璃球到底有什么用处呢?难道说,这是一项针对某种特殊情况而展开的秘密实验?

图为超级神冈内部结构

实际上,中国超大型玻璃球,其最主要的用途,是使用这枚玻璃球捕捉一种叫做中微子的特殊粒子,由于中微子自身的特性,它有着极强的穿透能力,导致了只有少数几种很容易就受到干扰的靶标才能有效捕捉这种粒子,难怪中国要将这枚特制的超大号玻璃球送入地下700米深处,那么,这个在地下700米深度的超大型玻璃球,是如何捕捉这种穿透力超强的中微子呢?

图为冰立方探测器

作为一种自身体积极小、穿透力非常强大的基本粒子,想要像是捕捉普通的质子、中子甚至电子一样捕捉中微子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微子在质量几乎为零,也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的同时,还拥有着极高的能量:在2010年,冰岛“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捕捉的相当部分中微子,拥有着高达10拍电子伏的巨大能量,因此,只要有中微子能够有效击中透明物质当中的原子,这两种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反应,就将能够被精确而敏锐的传感器捕捉到。尽管这一设计能够轻松解决中微子的发现问题,但却并不意味着想要看看中微子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能够通过撞击原子核的方式制造闪光的宇宙粒子,甚至人造射线的数量和种类也同样多得数不胜数,所以,如果将中微子探测器放置在地表上或者太空当中,传感器内部的超纯水标靶将会遭到来自宇宙射线和人造辐射的猛烈轰击,从而导致这一超高灵敏度传感器失去应有的作用,因此,人们才会将中微子射线感应器部署到距离地表几百米之下的矿洞当中,借助厚厚的地壳抵挡和吸收其他各种类的宇宙射线,并且让中微子探测器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图为中国江门中微子探测器底部支架结构

既然中微子这么难以被发现,但为什么科学家们依旧要对中微子的性质和活动进行研究呢?那是因为中微子不仅是一种早在宇宙大爆炸的时代就已经存在的粒子,这从相当一部分的中微子自身拥有着高达10电子伏的可怕能量当中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就算是携带能级相对较低的中微子,也都与核聚变和核裂变有着相当巨大的关系,如果中国能够在对中微子的研究和观测上取得重大突破,那将意味着中国对核裂变、核聚变,以及这个宇宙诞生时的状态同样有着更为良好的观察能力,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会在物理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也意味着中国能够比起其他国家更为轻松地发现各种在太空中的星球,从而让中国的基础科学获得巨大的进步。这也就是中国会耗费巨资,在江门地下700米深处建造这个自身重量高达2万吨,自身高度等同13层楼的巨型探测器的主要原因;借助这台内装大量闪烁液的中微子靶标,中国能够更有效地对中微子的三种振荡行为进行观测,并借此了解这种神秘粒子的特性,并借助对中微子自身的行为模式和行动轨迹,推算出这个宇宙最为原始的运行模式。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6日 10:39
下一篇 2022年8月16日 10:3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