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为何对国人失望,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刑场行刑之时,竟然有人拿着包子去沾人血。在一些人看来,刚刚被砍头而流出的人血是温热的,可以驱邪养病,堪比世间一切良药。
眼见如此情形,先生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只是很少有人知道,看到民众如此行为,砍下犯人头颅的刽子手,又会作何感想。
像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一生中就砍掉了300多个脑袋,晚年最终遭受报应。尽管从事这个工作以后,他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清朝残存的势力指使,但血腥经历太多,最终依旧给自己给带来了不好的灾祸。
接下来就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生砍掉如此之多的脑袋,他最终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邓海山
虽然老话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但其实每一行之中,都有潜在的规矩不能破坏。
尤其是封建社会年间,各个行业之中的规矩更是十分复杂苛刻,对于信奉鬼神之说的古人而言,一旦破坏了这些规矩,最终必定有灾祸找上门来。
只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鬼神之说,终究抵不过人心的贪婪。
像刽子手这个行业,自出现起就有相应的忌讳。到了清朝年间,刽子手更是明确要求了,一生能够行刑多少人。如果行刑数量超过这么多人,刽子手就必须要解刀归田。
这一方面,是为了刽子手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刽子手从中谋取利益。可晚清末年,朝纲崩坏,这样的规矩早已名存实亡。
正是借此机会,邓海山从事刽子手以后,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从不拖泥带水。在职期间,想尽一切办法捞油水,年轻时的生活也算得上十分潇洒。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性格,主要原因就在于邓海山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之中,他的长辈身患重病,却无钱救命,最终仓皇离世,他也早早立誓,决不可重蹈覆辙。
可刽子手这种职业,仅仅负责砍头杀人,油水之说又从何而来呢?这就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
清朝晚年的死囚犯们,一部分是罪有应得,另一部分大多都是替罪羔羊或者枉死,百姓报官无门,心灰意冷之下,只能请求刽子手给他们一个痛快。
要知道当时刽子手手中的刀具锋利与否,全看犯人家属给出的银两多少。
邓海山作为家喻户晓的刽子手,这方面更是经验十足,街坊邻居也十分认可他的业务能力。因此,一旦有亲人被处以死刑,很多人便会私下找到邓海山,希望邓海山能够给这些死刑犯一个痛快。
早已掉入钱眼之中的邓海山,来者不拒,若是银两足够,他不介意将自己的刀磨快一些;若是缺了一些,那就不能怪他磨刀的时候,没有力气了。
颓唐晚年
就这样,邓海山看着泪流满面的犯人家属,心安理得地接受金银珠宝贿赂。依靠朝廷划分的工钱以及贿赂,生活惬意滋润,根本不必为任何事情忧愁。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西洋的洋枪大炮,传入中国以后,邓海山的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曾经一直用刀具行刑,现如今也全部改成了枪刑。
只顾着贪图享乐的邓海山,哪里知道西洋火枪应该怎么使用。更重要的是,以他的身份来说,也没有资格使用清朝十分看重的火枪。
就这样,邓海山彻底失业,只能依靠以往还遗留下来的一些财富,维持生计。然而年轻时候只顾快意,此时又攒得了多少钱财。再加上刽子手的身份,女子只给他一夜风流,根本不会想着和他一同生活。
原本邓海山也想过,重新去找一份稳当的职业,可做了这么多年刽子手,其他的他还真完全不会。更重要的是,即便他会,别人也不敢用他。
一身杀伐罪孽,清朝末年依旧信奉鬼神之说的老百姓们,都害怕沾染上因果。就这样,晚年的邓海山将钱财用尽以后,只能沦落到街头乞讨的地步,四处奔波,饥寒交迫。
事实上,就清朝末年崩乱的社会环境来看,邓海山所作所为完全是在奉命行事。只是他根本不懂得为自己准备后路,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情。
犹如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在社会环境的逼迫下,最终堕落为一个“城市垃圾”,能活一天算一天,属实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