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即将出征时,发生了一件怪事。
本来13兵团已经整装待发,林彪却甘愿犯下兵家大忌,也要临阵撤换兵团司令员,出乎我军所有人的意料!
那么,他撤掉的司令员是谁?为何会发生此事呢?
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军旗号,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威胁我国东北。
而在我国正式入朝作战之前,就已经将13兵团的数个军改编为东北边防军,未雨绸缪。随后半岛局势危急,伟人决定组织志愿军入朝作战,而入朝部队中就有东北边防军。
大军远征,按理说不应临阵换将,但四野的主要领导林彪等人都建议,将13兵团司令黄永胜撤换为原15兵团司令邓华,由他带队出国作战。
想要知道林彪等人为何宁愿犯忌,也要换将的原因,就要从这两位虎将身上说起了。
湖北咸宁出身的黄永胜原本是一个放牛娃,只读过一年私塾,是如何当上兵团司令的呢?
黄永胜加入红军时还十分年幼,在跟随队伍登上井冈山时,他才刚刚十七岁,已经担任班长了。当时的他还不叫黄永胜,而是叫黄叙钱。
在井冈山的一次战斗中,黄叙钱率领全班奋勇作战,打退了威胁到红四军军部和前敌委员会的敌人。战斗结束后,时任前敌委员会委员的伟人叫来这个年轻的班长,询问他的姓名。
黄叙钱回答后,伟人认为“叙钱”二字太俗,革命战士不谈钱,于是为他改名为“永胜”。
得到新名字的黄永胜,开始人如其名,在之后的戎马生涯中百战百胜,一路积累军功,到抗美援朝前夕,已经成为兵团司令员。
能在二十多年的征战中取得如此成就,黄永胜自然是很有能力的。他非常善于管理军队,教育士兵,对行军打仗的各种细节非常注重。
士兵的衣食住行,从吃的什么饭、喝没喝凉水,到袜子里有没有线头,住的地方潮不潮,他都要管。
在红军长征之后,黄永胜便分配在了林彪手下作战。后在东北野战军时期指挥8纵,在辽西三战三捷,半个月歼灭一万六千名敌军。
后来又挥师南下解放广州、桂林,强渡海南,称得上是战功赫赫。
黄永胜作战风格悍勇,十分大胆,称得上常胜将军。林彪一直让他指挥王牌部队,并评价他“又勇又狠”,对他的生活作风上的一些小毛病也多有包容。
而且他与邓华还是老战友,经常并肩作战,甚至在行军途中相互依靠着睡觉。为何在关键时刻,他却被邓华换下来了呢?
其实常胜将军黄永胜不是不行,而是邓华将军确实更厉害。
邓华与黄永胜同岁,但与黄永胜不同,邓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便有读书报国之志。他在中学时的作文中写道:“青年人当舍生报效祖国,挽救国家危亡,解放亿万生灵”。
就在黄永胜被伟人改名的那一年,怀着远大志向的邓华参加湘南起义,登上井冈山。
与黄永胜一路担任部队中的军事干部不同,在红军时期,邓华一直担任政治干部。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严峻的形势下,邓华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军事水平,向军政双全的方向发展。
在担任八路军685团政训处主任时,就与杨得志团长一起指挥参加了平型关战役。而后又组建冀东支队,兼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在局势复杂的敌后作战的磨炼下,邓华练就了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在百团大战时,年仅二十岁的他就担任了左翼纵队司令员,次年又担任晋察冀四分区司令员,在最艰难的时候在最危险的地方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邓华十分擅长发展部队,在出关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就在东北将一个旅的兵力发展到了三个师,为东北解放军补充了重要力量。
而在用兵方面,邓华胆大心细,主动性很强,善于在战场上发现敌人的弱点,及时改变战术。尤其在部队被改编为7纵后,他指挥灵活的特点得到了凸显。
在1947年九月,邓华接到命令,带领7纵前去执行破坏北宁铁路,阻击国民党新6军。在上级的命令中,并没有要求邓华攻打法库、彰武的敌人驻军,仅仅是希望能够完成破袭阻击作用。
但邓华认为,如果不将这些据点内的敌人先灭,在执行破袭任务时可能会陷入被动,不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把这两处驻军先消灭掉。这样既能保护我军侧后安全,又能掌握战场主动。
于是邓华自行决定攻打法库,一举全歼敌人近两千人。之后在阻击目标新6军迟迟没有动作的情况下,邓华积极主动出击,奔袭彰武,再次歼敌千余人。
就在攻克彰武后,天气转冷,附近都下起了大雪。可邓华认定这是天赐良机,敌人一定会因为大雪封路的放松警惕,果断选择进攻百里之外的新立屯。
在友军的配合下,邓华指挥7纵雪夜疾驰,新立屯的敌人守军毫无防备,被一举击溃,共两个团和一个师部被消灭,歼敌三千五百余人。
攻克新立屯后,邓华并没有忘记自己接到的命令,开始一边破坏北宁线铁路、一边寻找新的机会。很快,他再次带领部队连克两城,歼灭敌人暂51师。
至此,7纵在十七天的时间里,除了很好地完成了上级交代的破交、阻击任务之外,还接连拿下数个城镇,歼灭三个师的敌军,战功赫赫。
东北联军总部对7纵主动出击取得的丰厚战果连发嘉奖,鼓励邓华在战斗中积极发挥主动性。
但仅仅讨论作战指挥能力和战场功绩,黄永胜丝毫不逊于邓华。但入朝作战并非往常那样普通的战斗,志愿军渡江后将面临完全陌生的环境,与最强大的美军交战。
面对完全陌生的美军,及时摸清敌人作战风格,找到敌人弱点十分重要。而且由于出国在外,往日习惯的群众支持也不一定会有,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加强。
更重要的是,身处国内的上级能够了解战场的渠道有限,并不一定能对战场做出切实的判断,这就要求入朝部队的指挥官不仅要战术娴熟,更要胸怀战略全局,能够更积极地指挥部队。
而邓华就是这样的指挥员,极具战略眼光的他多次洞悉战场局势,给出自己的意见。在沈战役中,邓华被命令率领7纵,配合黄永胜带领的8纵等三个纵队围攻锦州,另外七个纵队在外围打援。
但邓华认为这个安排不妥,他认为迅速攻克锦州是分割敌军、各个歼灭的关键所在。于是他再次发电报建议增兵,这次上级采纳了他的建议,除了按照他的要求增派两个纵队兵力以外,还额外增援了炮兵和坦克营。
充足增援之下,锦州迅速被攻克,邓华一马当先进入锦州,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后来邓华才知道,他的建议与伟人发给林彪的电令不谋而合,核心思想都是集中兵力,迅速拿下锦州。
而邓华最大胆的决定,是在平津战役中选择放弃进攻塘沽,而进攻天津。当时军委和伟人都要求“不惜疲劳,迅速歼灭塘沽敌军”,“只要塘沽”。
但担任战役指挥员的邓华大胆地提出了反对意见,经过侦查他发现塘沽易守难攻,敌军还有舰队支援,贸然进攻一定会遭受较大伤亡,进攻受阻。
于是他建议先行攻打天津,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上级接受了这一建议,攻天津,一举切断了傅作义部队南逃之路,为和平解放北平营造了客观条件。
与邓华相比,黄永胜受限于知识水平,全局观和战略眼光较差,因此最终选择让邓华来带队入朝是合情合理的。
邓华带领13兵团跨过鸭绿江后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后来又担任代理司令员兼任政治委员,进行了非常有创造性的战略战术制订,将不可一世的美军推回了三八线以南。
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总结了许多成体系的重要军事理论,改进了我军的许多战术战法,不仅对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甚至对我军后来的现代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因此,选择邓华带队入朝,确实是更适合的。
几十年沧桑磨砺,邓华将军在逝世前两个月,还在撰写重要的军事论文, 在弥留之际,他还惦记着自己未完成的手稿,吃力地说想为“为军队建设多做一点贡献,可惜来不及了”。
1980年7月3日,邓华将军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他为祖国奉献了余生,值得人民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