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蒋经国收到邓小平送的礼物,看完老泪纵横:这份情我领了

1987年,蒋经国收到邓小平送的礼物,看完老泪纵横:这份情我领了

1987年,生病住院的蒋经国接到了邓小平通过朋友送来的一份礼物,看过礼物之后,蒋经国十分感动,委托朋友向邓小平表示自己的谢意。

邓小平和蒋经国,这两人一位是共和国开国元勋、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位是国民政府太子爷、台湾地区曾经的首脑。

可能人们并不知道,这两人还曾经是关系甚笃的同学。

那么,昔日的同学为什么要托人传递消息呢?又是什么礼物让蒋经国那样感动呢?

蒋经国

同窗友情

蒋经国是蒋介石的长子,从小在浙江老家生活,中学时随父亲蒋介石移居到上海。在上海时,蒋经国开始接触到革命的理念,也被如火如荼的革命潮流感染。

1925年,参加游行的蒋经国被学校开除了,当时已经是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既欣赏儿子的革命热情,又不忍孩子的学业荒废,只能把蒋经国托付给北京的朋友吴稚晖照顾,同时在北京继续念书。

可谁知道蒋经国在北京参加反对军阀的学生游行,又被警察抓去监禁了两周。

从警察局放出来之后,蒋经国向吴稚晖表示,自己要去革命的发源地苏联求学。

蒋经国与蒋介石

当时,蒋介石正处于政治的上升期,他十分需要苏联方面给予的支持,并且在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口号中就有“联俄联共”的指示。所以,当蒋经国提出要去苏联的请求时,蒋介石同意了。

就这样,15岁的蒋经国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开始留学。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刚刚从法国回来的邓小平。

邓小平要比蒋经国年长几岁,到俄国之前曾经在法国勤工俭学。

因为邓小平当时是中共旅法支部的负责人,经常组织各种宣传共产主义的活动,所以遭到法国当局的迫害和驱逐,1925年刚到俄国。这时候的邓小平正与蒋经国同班,而且是团小组的团小组长,同年12月,他们一同加入了共青团。

邓小平

邓小平性格爽朗、爱说爱笑,年纪又比他们要大一些,所以很快就成为了他们的“小大哥”,蒋经国、左权等人经常跟在邓小平的身前身后。

蒋经国曾经问过邓小平,为什么他们几个旅法回来的人都总是围着一个蓝白相间的围巾呢?

邓小平、任卓宜、付钟则他们几个人都是从法国回来的,也都是习惯在脖子上围上一条围巾,这让蒋经国以为这是他们的什么暗号之类的标志。邓小平哈哈大笑,告诉他这不是暗号,但是却是标志。

原来他们在法国的时候生活并不宽裕,经常要出去打工赚钱,而当时挣钱比较多的就是捡马粪的清洁工工作

蒋经国

当时法国的清洁工都有这么一条围巾,不仅可以遮挡一下马粪的味道,还能挡住一些地上的尘土。

他们几个从法国回来的人都做过这个工作,也用这样的方式来随时提醒自己,在法国曾经的那段艰难时光。

蒋经国这才知道,这个整天笑笑哈哈的小大哥,原来曾经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还在坚持学习和革命,对邓小平的敬佩之意更加深厚。

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年轻人,经常是肩膀并着肩膀站在一起。但时过境迁,两人仅存不多的几张合影也随着时间流失了。

蒋经国

红色教育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刚刚回国的邓小平幸免遇难。

消息传到苏联,斯大林当即表示要将在苏联的国民党清除出去,并且对蒋介石“如同柠檬一样挤干净、丢弃掉。”

“反蒋”的舆论很快在苏联传开,蒋经国得知消息之后也是愤怒不已,他不仅在一次大会上表示蒋介石是“叛徒、凶手”,而且表明自己“不是以蒋介石的儿子身份在发言,而是以共青团成员的身份在表示谴责”。

几天之后,在苏联《消息报》上,发布的蒋经国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直呼蒋介石为“介石”而不是“父亲”,并表示“革命是我现在唯一要务,今后我不再称呼你为父亲”。

蒋经国与蒋介石

苏联人并不知道蒋经国与蒋介石断绝父子关系的声明是发自内心,还是为求自保的表演,他们只能保持对蒋经国的观察。

1930年,从列宁格勒红军军政学校毕业的蒋经国要求回国,被苏联方面拒绝,把他安排到一个小火车站里面当搬运工,后来又到金矿里面当矿工,总之就是安排一些又脏又累的工作,以便偷偷观察蒋经国的态度。

1933年蒋经国提出想到苏联红军中工作,再次被苏联方面拒绝,不过考虑到这几年蒋经国的工作和态度都还不错,于是把他安排到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

蒋经国或许是看到自己回国无望,或许是真的遇到了爱情,在这里,他与苏联女工芬娜相爱,在没有向蒋介石通知的情况下,与芬娜成婚,并且生下了蒋孝文。

蒋经国与蒋介石

1936年,为促进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扣留了主张不抵抗政策的蒋介石。

尽管蒋经国曾经对蒋介石的反共行动多加指责、曾经登报宣城断绝父子关系,也曾经多次在给母亲的家书中表示对蒋介石的不满,但是那毕竟是他的亲生父亲。蒋经国向苏联提出要求,要求马上回国。

这次苏联方面不仅同意了他的要求,而且斯大林亲自接见蒋经国。

这并不是苏联对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重视,而是当时正在多方奔走、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件的周恩来起了作用。

西安事变时任红一军政治部主任的邓小平曾经和周恩来提及过,在苏联时他所认识的蒋经国。

蒋经国等人

周恩来认为,如果蒋经国能够回国对蒋介石进行劝导,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产生很大的作用。因此特地联系苏联方面,请求斯大林让蒋经国回国。

斯大林接到周恩来的请求之后,同意接见蒋经国谈话,并且共进晚餐。

在谈话期间,蒋经国多次表达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会动摇,并且重申自己与蒋介石的关系只停留在父子关系上。

当年年底,蒋经国申请加入苏联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37年,蒋经国带着老婆和孩子,重新踏上阔别12年的祖国大地。

周恩来

拥护三民

刚刚回到家的蒋经国并没有见到蒋介石。毕竟,蒋经国在苏联时候多次公开谴责蒋介石,让这个当父亲的确实很难堪。最后,还是在亲戚朋友多方的劝说之下,父子两人才各自找个台阶见了面。

不过,蒋介石很快发现,蒋经国的思想与自己的理念确实不同,留在身边只能让父子的关系变得恶劣。

不过,在摆弄人的方面,蒋介石还是很有一套的。

蒋介石一面让蒋经国写一份旅俄报告,讲述一下这几年他的经历和认识,另一方面安排人给蒋经国进行国学文化的补习,通过传统的思想教育,来缓和一下两个人的尴尬。

蒋介石

七七事变以后,全国的抗日浪潮高涨,蒋经国也不愿闲在书阁。蒋介石便安排蒋经国到江西,正好找到一个让他看清现实与理想间差距的机会。

在江西,蒋经国从新兵督练处开始,逐步升为省政府保安处副处长、处长、行政区督查专员、赣州保安司令、防空司令。

蒋经国毕竟是在俄国接受过新式部队教育的,在他的管理下,那些旧军阀式的管理方式全部改变为新式操练法,打骂士兵、克扣官饷等现象已经很少发生,队伍的战斗力也有所提升。

这时,蒋介石又授意让他担任赣县县长、江西省政府委员等职,他也慨然应允。然而,他却不知道这是蒋介石安排给他“成长”的机会。

七七事变

蒋经国急于做出成绩让蒋介石看,刚到赣州,便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当地进行改革,不仅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而且对黄赌毒行业进行查封,还处决几名贪污的官吏。他声称,要在赣州地区建立一个“示范基地”式的新赣南。

起初,在“太子爷”蒋经国的铁腕打压之下,赣南地区的风气的确有所改善,民众的生活很显著地看到了变化,也有人称蒋经国为“蒋青田”。

但是,随着时间一久,就触及到早就在江西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了。

这些利益集团上面向蒋介石告状,下面用各种手段给蒋经国制造麻烦。

蒋经国

这时候的蒋经国突然发现,改革的压力如此巨大,自己的力量在旧势力面前显得那样地渺小。

正在这时,蒋介石的调令到了,调蒋经国到重庆,任三民主义青年团教育长。

随着蒋经国的调离,赣南地区的旧势力迅速恢复,赣南地区的状态不仅迅速回落,甚至不如以往。

蒋经国眼看着自己曾经的理想破碎,自己曾经的付出,不过是想打碎那一片老旧城墙的一粒沙。

而现在站在那片老城墙上面的人,就是蒋介石,自己能够做的,也只有任凭摆布,尽自己力量罢了。看到蒋经国心态上的改变,蒋介石继续加快动作,让蒋经国负责组织“10万青年从军”的运动,以及外交、情报等方面的工作。

热血奔放的青年、顶级待遇的外交,让蒋经国逐步放弃了曾经的共产主义,转身投入到三民主义的阵营中。

蒋经国

执掌台湾

1949年,国民政府被赶出大陆,蒋经国随蒋介石撤退到台湾,任国防部政治部主任。

谁能成为蒋介石的接班人这个话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当时的台湾政坛,主要有三派人可以继承大权:宋美龄提拔起来的“夫人派”、蒋介石忠实副手陈诚为首的“元老派”,以及自成一派的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

“夫人派”多数为留洋官员,是以美国做派为主流的权利精英,加上当时台湾十分需要美国的援助和需求,所以这一派的呼声最高。

“元老派”多数以国民党政府的军事要员为主,但是到台湾之后,军权大范围被冲淡,所以在政坛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蒋经国,虽然是蒋介石的长子,理应是钦定的接班人,但是他年纪轻,资历浅,再加上他是后期入党,党龄很短,最主要的是他曾经是共产党员。

蒋介石在撤退台湾之后,曾经在大会上表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内部矛盾分歧太多,导致三民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必须坚定党的意志,并加以改造,才能励精图治,重新振兴。

在说完这次演讲之后,蒋经国马上被调任“中央改造委员会”。

蒋经国等人

蒋介石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是对众人表态,蒋经国才是自己的接班人,另一方面借机会清除党内、党外的异己分子,为蒋氏父子的统治清除障碍。

蒋经国也很配合蒋介石,不仅亲手给蒋介石起草各种“清共清党”的发言稿件,而且担任“青年救国团”主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与共产党已经划清界线。

1971年,联合国宣布不承认台湾政府,这令蒋介石备受打击,身体每况愈下。

1972年,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院长,稳稳地坐上了政府第二把交椅,也开始实际掌握台湾政坛。

1975年,蒋介石病故,严家淦代替其完成领导人任期工作。

1978年,蒋经国正式接任,被推上台湾政坛的顶端,开启了他七届连政的历史。而这时候在大陆的这一边,邓小平经历了“三落三起”。

蒋介石

和平大礼

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的形势变化,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也有所缓和,就在这时候,邓小平适时地把两岸和平解决统一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从那时起,邓小平亲力亲为,抓紧一切机会和台湾方面做工作,尤其是做蒋经国的工作,并且明确表示:希望老同学之间能够合作一把,为中国民族统一的大业做出点实际的贡献。

但是,当时的台湾和大陆,并没有很有效的沟通方式。

为此,邓小平想尽一切办法,同大海对面的台湾进行沟通,连同蒋纬国很熟的陈树柏,邓小平都让他把自己的意思转达给蒋纬国,再由蒋纬国转达给蒋经国,可见邓公期盼能够和蒋经国对话之心何其强烈。

邓小平

1980年,邓小平会见日本代表矢次一夫时,就让他帮忙给蒋经国传话,“我们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能够在我们这一代解决这个问题,是为后代做点好事。”

1982年,大陆方面对台湾直接“隔空喊话”,发表了致蒋经国的公开信,呼吁和平统一,可惜,得到的却在美国养老的宋美龄回复的一封依旧妄想反攻大陆的公开信。

邓小平并没有因为宋美龄的一纸妄想就断了统一的念头,又让廖仲恺的儿子、蒋经国儿时的玩伴廖承志再次发表公开信,信中内容既感性、又透彻,迅速在海峡两岸产生巨大反响。

邓小平

据说蒋经国看到了这封信,当时只给出了四个字“为之动容”的评价。同时邓小平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对远在台湾的蒋经国表示,“你的难处我们很了解,不要老是自己板着脸嘛,如果不方便自己出面,可以由别人代为出面。”

其实,蒋经国的确如邓小平所猜想的那样,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面,他的确不好出面。

1949年撤到台湾之前,蒋介石和宋美龄在蒋经国的陪同下,顶着不远处隆隆作响的炮声,回到老家奉化溪口的蒋家祖坟,给自己的祖先进行最后一次扫墓。

其实蒋介石的悲伤并不仅仅是因为祖坟不能迁移,更多的是他自己知道,恐怕自己在有生之年很难再回到这里祭祖了,而且死后能不能埋葬在这里,也并未可知。

蒋介石和宋美龄

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曾经写道:期望父灵能够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同时,蒋经国还表示自己希望能够把对家人的爱心,转化成为对民族的敬意,转而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

如今,邓小平指出的“让别人出面”,正好点醒了蒋经国。

1983年5月,曾经的国民党政府“cc派”代表陈立夫,在蒋经国的默许下,向大陆派出私人代表进行沟通,对两岸和谈的一些问题进行商谈性交流。

正是在邓小平和海峡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的交流渠道才开始逐步增多。

1986年3月,曾经秘密回到过大陆的沈诚成为蒋经国的代表来到北京,受到了当时国家主席杨尚昆等国家领导的接见。

蒋经国

不久后沈诚回到台湾,传回了大陆方面询问他有没有决意,举行“国共两党第三次共同合作”。蒋经国沉默许久,并没有立即给出答复。

3月底,在国民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开幕式上,蒋经国明确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并且中国必须统一。”

在私下和秘书长李焕的谈话中他还提到“我们应该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必须走上中国统一的路。两岸如果不能统一,恐怕以后台湾将难以单独存在了。”

同一年,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访问时也表示,“只要台湾不和大陆达成统一,那么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将岌岌可危,不知道哪一天又会有人来拿。”这两位曾经的老同学,各在台海两岸,但是说的话,却是相通的。

邓小平

1987年,患有严重糖尿病的蒋经国在家中休假疗养。

他的次子蒋孝武前妻汪长诗和父亲汪德官特地看望,同时将新华社香港分社黄文放委托他转交给蒋经国的一盒录像带拿了出来,并贴近蒋经国耳朵说:“这是那面的一位朋友托人帮忙让我转交给您的。”

蒋经国知道自己的这位老亲家和“两边”都有交情,就让旁人都出去,和汪德官两个人一起播放起了录像。青山、白水、武岭,丰镐房、小洋楼,那是自己曾经在梦里回去过多少次的蒋氏宗祠啊!

看着重新修葺一新的祖坟,以及当地民众纷纷向自己的祖母、母亲祭拜时,蒋经国已经老泪纵横。他抓住汪德官的手说“告诉那面一声,共产党的这个情,我领了。”

蒋经国

同年7月,台湾宣布解除戒严令;10月,台湾宣布:除在役部队官兵外,凡在大陆有亲属关系者皆可以回去探亲。

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终于开始解冻,成群的台胞们踏上了他们魂牵梦绕的归乡路,和平统一的路程似乎就在眼前。

可就在蒋经国即将开始第三次国共谈判时,他的身体却不给他这个圆梦的机会。

1988年1月13日下午,蒋经国因病在台北逝世。蒋经国的离世,让即将走上正轨的两岸和谈戛然而止,也让他的老同学邓小平在无限悲伤之余发出感叹:

“我们可能看不到祖国的统一了,但是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先把事情做起来,等到事情做好了,回归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蒋经国

如今,邓公去世也已经二十多年了,两岸的统一大业尽管还没有达成,但是我们依然按照他的指示,踏踏实实地做事情。

我们相信,邓公心心念念的统一日子,已经不远了,尽管依然还有阻力存在,但是依然不能够阻止我们大陆和台湾兄弟相拥的热情,也阻挡不了回归统一的脚步。


参考资料

《蒋经国临终密会中共特使》曾坤.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邓小平和他的老同学蒋经国》蒋永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陈立夫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5日 12:27
下一篇 2022年8月15日 12:2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