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周信息比较多,先是美国通过芯片法案,对应的上海临港新区发布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行动方案。接着是周五晚上五家央企从美国退市,美国通过《2022降低通货膨胀法》,还有大家关心的社融数据低于预期。怎么解读?我们逐条来看。
芯片法案是在8月9日签署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了,就是针对半导体行业,美国政府给予补贴,其中提到接受补助的企业,未来10年内不能在中国大陆投资生产28纳米以上的芯片,当然这些企业也包括,日本、韩国和台湾省的半导体企业。
周五盘后,美国又针对EDA软件和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实施新的出口管制。
这两条消息合在一起,即便不用解读,大家也能明白,芯片的国产替代已经迫在眉睫,以前是重要但不紧急,现在是又重要又紧急。
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国内的另一条重要信息。上海临港新区发布,加速壮大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预计规模有多大呢?到2025年,临港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还要形成5家国内外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5家年收入超20亿元的设备材料企业,这简直是要打造从半导体制造到设备,再到材料供应的一体化产业集群。
三条信息汇总在一起,不难发现,芯片的国产替代之路才刚刚开始。
这个周末美国还通过了《2022降低通货膨胀法》,这个法案的重要性在于,取消了,单一车企只能获得累计20万辆额度补贴的限制,也就意味着,特斯拉、通用等车企将重新获得补贴,会刺激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时,因为将ITC政策延期了十年,说明美国也在加速扶持本土的光伏产业。
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光伏产业,欧洲也好,美国也好,都无法摆脱中国的产业链。所以,短期内对我们的锂电池产业链和光伏产业链里,出口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更容易受益。
五家央企从美国退市,原因和影响已经在周六上午的视频里简单做了分析,今天咱们就不再赘述,直接说一下7月社融数据吧。
7月社融数据远低于预期,短期贷款数据下滑,说明疫情的影响没有消退,消费不旺盛,长期贷款下滑则说明房地产压力山大, M2维持12%的增速,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变,但跟社融数据出现了剪刀差,这就意味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企业和个人更愿意储蓄,而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可以理解成,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更多的人选择手持现金,经济存在滞涨的风险。也可以理解成,7月的基数如此之低,给8月的社融数据大幅提升创造了空间,资金不愿意长期投资,会有更多的资金选择来股市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