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之行(五)-喀纳斯、图瓦人家

大美之行(五)-喀纳斯、图瓦人家

翌日清晨,酒醒。窗外天边有一抹红云。

爬上附近山坡,俯瞰禾木村。一层薄云如絮,笼罩着脚下山谷中的小镇。灰色的屋顶隐约在云雾之中,恍如仙境。

禾木之晨

云里雾里

仙境

紫气升腾

孤树

早餐时见到李德尔,他幽幽地问了一句:昨晚我给你药了吗?

我吃了一惊!他居然醉到失忆,竟不记得此事。万一那不是解酒药?万一一次只能吃一粒呢?

正为关不了房门、因没毛巾洗完澡后不得不用吹风机吹干身体而郁闷的大金,听闻此言,发出一阵狂笑,乐得差点直不起腰来。

笑死我了!他说,你身体有反应没?哈哈哈!

从此,“我给你药了吗?”成了一个梗,大家开心了一路。

虽然禾木离喀纳斯很近,不到70公里。但从景区大门下车,徒步穿过一段甬道,再乘景区大巴,同样需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喀纳斯湖景区。

山谷

粉花

绿毯

幽林

绿湖

差了点运气,刚到湖边,噼噼啪啪,又下起雨来。这一路,我们似乎和雨特别有缘,如影随形。

登上游船,坐在低矮的船舱里,只看得见船身激起的波浪。虽然中途船停水面,游客可以上甲板打望。但一片水雾迷蒙,没什么风景可言。

喀纳斯出名,皆因水怪传说。船上放有录像,但模模糊糊,几点白光而已。据说,湖怪是西伯利亚的一种大鱼。但至今无人见其真身,由此更增添几分神秘。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流传甚广的水怪故事,给喀纳斯带来很大的客流量。所以,最好还是不要见到的好。神秘感,最吸引人。

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

喀纳斯河

卧龙

湖林

喀纳斯湖

结婚照

喀纳斯湖

我对各种怪没啥兴趣,但喀纳斯的人值得一提。

在全球势不可挡的现代化过程中,人口加速流动,纷纷向大城市汇集,许多少数民族都在渐渐衰落。非洲和亚马逊森林中,一些曾经与世隔绝的部落也在消失。现存的图瓦人集中在喀纳斯湖、禾木村和白哈巴村三地。据说以前有2000多人,现在只剩1000多了。但也有人说,还有6000多人。图瓦人属于蒙古族一个分支。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从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迁移过来的,与中亚的图瓦共和国同源。另一说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成吉思汗西征时,部分老弱病残士兵留下来繁衍至今。图瓦人的衣着打扮和习俗与蒙古人很相似。他们有语言,没文字,尤其擅长音乐。

图瓦人的房子全用松木制成,人字形尖顶,顶下是一个平顶,中间则是空的。这里除了夏秋两季,其它时间都非常寒冷。许多游牧民族冬季都会到相对温暖的地方居住,布尔津就曾经是一个牧民过冬的定居点。但图瓦人不一样,他们一年四季都住在山里。房子设计成尖顶便于除雪,而平顶则是为了保暖。加之木屋有冬暖夏凉之功效,他们得以生存下来。

有一个旅游项目是家访图瓦人。大大小小的旅游团队被整合起来,挤进一间可容纳近百人的图瓦人木屋,坐得满满当当,只留中间一小块空地。墙上有成吉思汗的画像和图瓦人的生活用品,如兽皮、弓箭、服饰和老旧的录音机电视机等。

当然,表演是程式化的。先由一个图瓦小伙子作情况介绍,说冬天外面零下四十度时,这屋里却是零上25度。大家不禁啧啧称奇。他却说,因为安装了地暖。总之,现在一切都很好云云。

一位穿着民族服装和旅游鞋的女孩跳了一段舞蹈,也许是因为场地狭窄,全靠上肢动作。接着登场的是一个头戴尖顶毡帽和墨镜的图瓦老音乐人,他用民族乐器楚儿吹了两首曲子。楚儿是一个木棍,中间掏空,挖有三个孔。仅靠这三个孔,可吹出五六个音,同时发出两个声部。且是含在嘴里吹,全靠舌尖和气息控制,非常特别。“噗噗噗”的低音,透着几分苍凉。高音则似箫,辽远空旷。让人想起印第安人那首著名的《老鹰之歌》。

最打动人的是一支四人乐队,一把吉他、两把民族拨弦乐器和一个羊皮鼓,表演红遍抖音的呼麦。我这才知道,呼麦即出自图瓦族。古代图瓦人见河水奔涌,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它是一种“喉音”艺术,而非口技。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发声技巧,一人可同时唱出两个声部。人声和器乐混合在一起,加之沉沉的鼓声,眼前仿佛出现了雪山、草原和湖泊,动人心魄,引人入胜。

压轴的是男子独舞《鸿雁》,跳得非常专业。导游说,舞者专门去舞蹈学院进修过。遗憾的是,场地狭小,手脚放不开。音乐没头没尾,只截取了一个片段。但还是获得众人的掌声和喝彩声。

图瓦人家

观众

图瓦小伙子

音乐老人吹楚尔

女子舞蹈

四人呼麦乐队

鸿雁

走出木屋,另一群游客紧接着鱼贯而入,下一轮表演即将开始。相邻的几栋木屋传来音乐声和掌声,想必是多场同时开演。当然,家访也不是免费的,每人100元。我想,如潮的游客在夏天留住了图瓦人。漫长冬季来临时,他们去哪里挣钱谋生呢?

随着涌动的人流,排队登上景区大巴。返回路上有三个景点:月亮湾、神仙湾和卧龙湾。在经历了湖面风雨飘摇后,已无心再去看阴云下的山水。懒得下车,直达景区入口。

刚下车,又是一阵阵风雨袭来,匆匆返回温暖的车上。在新疆旅游,酒店成了短暂的小憩之地,大巴才是真正的家。

对于去过九寨沟的人来说,喀纳斯乏善可陈。真应了那句话,九寨归来不看水。据说秋天的喀纳斯才美,山林一片金色,只是无缘得见了。

再次回到布尔津,天已黑。建筑物上的彩灯勾勒出各色线条,青黄杂糅,有点俗气,全无白天的独特风韵。

童话消失。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5日 06:14
下一篇 2022年8月15日 06:1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