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可以追溯到一个族群的来源,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朝代的更替,人们的祖先或多或少都有经过迁徙,然后散落在世界各个地方,而姓氏就是划分族人的重要标志。
说到姓氏,明太祖朱元璋十分讨厌一个姓氏,甚至还下令这个姓氏的人,世世代代都要成为奴隶,而女人只要成为低贱的娼妓以色侍人。
朱元璋出生草根,那时正逢乱世,许多人连温饱都成问题,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佃农,平常靠为地主种田养活一家,连吃饱饭都是奢望,更别提宋朱元璋读书写字了。也是在那时候,他内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憎恨那些贪官污吏,使百姓的日子过得民不聊生。
那时的朱元璋经常挨饿,为了活命他只能加入到难民当中通过乞讨度日,中途还去当过和尚,也是在当和尚期间才学会了读书写字。不少农民趁机揭竿起义,朱元璋跟随大部队一起开始了起义的队伍。
在农民部队中,他看到了许多昔日的熟人,这让他倍感亲切。朱元璋的脑子从小就机智灵活,在打仗方面也颇有天赋,后来他得到了郭子仪的青睐,在他的提携下很快成为了一个小领导,且随着他不断建功立业,职位也是一升再升。
后来他回到家乡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以明为号,他的同乡纷纷响应朱元璋的召唤加入了他的大部队,军中缺少谋士他就找来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为他出谋划策,在他的带领下军队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进的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并且成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即位之后,为了更好地便于国家的管理,他颁布了许多政策。其中有一项就是对姓氏的规定,古时帝王的姓氏最为尊贵,平民百姓不可直呼皇帝的姓名。为了避免谐音这等事情的发生,凡是和朱元璋的姓氏“朱”谐音的字都要格外注意,稍不留神可能就是掉脑袋。
富贵人家不敢用珠光宝气形容人,平民百姓过年的时候也不敢随意吃猪肉,生怕冲撞了皇帝的名讳,这一项诏令也让百姓敢怒不敢言,这不利于日常生活。后来朱元璋考虑到和“朱”谐音的字太多了,如果全都要注意的话是让百姓过于为难了。
于是他又重新颁布了一道旨意,比如“猪”改用“豕”,这下子百姓终于可以在过年的时候开开心心的大口吃肉了。但是朱元璋对姓“蒲”的人恨之入骨,甚至让姓这个姓的男人为奴隶,女人为娼妓,且必须延续世世代代。
那为什么朱元璋会十分讨厌这个姓氏呢?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叫做蒲寿庚的人,而这件事与朱元璋也没有直接关联,这件事起源于宋朝,当年宋朝时常处于分割的状态,战乱纷飞,当时不仅敌国对宋朝虎视眈眈,还有海上的贼寇也对宋朝领土觊觎已久。
后来有一个叫做蒲寿庚的人主动请缨去消灭海盗,当时的宋朝皇帝爽快应允了,蒲寿庚带领众多人马前去扫荡海盗,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自此之后海盗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进犯,皇帝也给予了他丰厚的奖赏。
后来蒙古部落快速崛起,尤其是成吉思汗创建了蒙古帝国,后来一路打败了金,辽等国,骁勇善战的蒙古军队怎么是宋朝军队可以匹敌的。
蒲寿根发挥了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精神,背叛了南宋,并且投诚来到蒙古军队旗下,帮助蒙古人杀害宋朝贵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间谍。从时间线来看,蒲寿庚和朱元璋相差甚远,二人没有任何的交集,可为何朱元璋那么讨厌姓蒲的人?
其实,这都是因为朱元璋喜欢听故事。有一次,他听说了蒲寿庚的故事,他就十分恼怒,他一手创建大明王朝,一路浴血奋战,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正是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他才憎恨卖国背叛这种行为。
苦守江山本就不易,国家正存在危难时刻他居然为了自保而卖国求荣。因为这个故事他开始讨厌所有姓蒲的人,觉得姓蒲的人现在之所以还能安然无恙地活在世上,就是因为有他们的祖先行苟且之事。
所以,他们必须受到严惩,就下令举国之内凡是姓蒲的人通通都要发配边疆,男性需世代为奴隶,女性需世代为娼妓,唯有以此为代价才是为他们的祖先赎罪。
这样做朱元璋还没有解气,甚至让人去找蒲寿庚所埋的地点,找到之后将其挖出放到太阳底下暴晒。在当时蒲姓人遭此横祸,一连经过几代皇帝都没有改善处境,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蒲姓才终于和普通百姓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