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遗体为何至今栩栩如生?韩伯平揭晓真相:不只是药物作用

毛主席的遗体为何至今栩栩如生?韩伯平揭晓真相:不只是药物作用

1976年9月8日晚,人民大会堂正在热烈地接待一个重要的客人,即西萨摩亚国家元首马列托亚·塔努马菲利第二殿下。

就在这时,一个电话忽然打了过来——毛主席病危了。

领导人脸色大变,立刻放下眼前的事情,赶回了中南海

毛主席离去的时间,是次日零点十分,等领导人到主席的住地“202”的时候,主席已经处于弥留状态。

这里的“202”,其实是毛主席游泳池旁的一座房子。这房子本身并不大,不足五十平米,不过这座房子是唐山大地震后新建的,因此还算牢固。也是基于这层考虑,行动不便的主席才会在这里休养。

此时医生们正在忙着对主席进行抢救,氛围十分紧张。直到零点十分的时候,毛主席的心电图已经变成了一条直线。

于是两个小时后,“202”便严肃召开了一场政治局会议,并对三个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紧急的磋商——

主席的后事如何办;第二,主席的遗体如何处理;第三,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来京吊唁。

经过慎重的讨论,会议决定成立保护毛主席遗体领导小组办公室,此办公室由16人组成,里面皆是从国务院和北京市抽调来的干部和专家。

关于毛主席的后事,主席一直是主张火葬的,他甚至还在协议上签了名。对此,毛主席曾对吴旭君说:“照此办理大有好处,留下我的遗体会增加人民的负担啊。”

所以最初的时候,不少人的决定是保护主席的遗体,只打算进行短期的遗体保护,目的是让各界人士在十五天内瞻仰主席的遗容,倾泄对主席的悼念之情。

可是这个决定,却没有得到所有人的同意。于是中共中央便做出决定,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永久性保护,以供大家进行永远地瞻仰。

如果我们从后世的视角倒退,会发现主席的遗体不仅保存得相当完好,连遗容都保护得栩栩如生

那么主席的遗体究竟得到了怎样的保护呢?大家第一反应想到的一定是注射药物,或浸泡在药液之中。

这些的确都是必要的防腐措施,但主席的遗体之所以能保护得如此栩栩如生,自然还有其他因素存在,我们不妨回到事发当天的中南海。

一.追悼会上的巧思

当天的凌晨四点,中南海进来了一辆黑色的轿车。这辆轿车驶到了一排灰色的房子前,走下来两位不简单的人物——一个是卫生部部长刘湘屏,一个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组党支部书记、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静副博士。

刘湘屏与徐静一前一后,穿过走廊,进入一个房间,只见里面是已经等候多时的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

汪东兴的表情有些凝滞,刘、徐二人预感,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您是徐静同志吗?”汪东兴见二人进门,便向徐静问道。

徐静答道:“我是。”心情不由有些紧张。

汪东兴哽咽了,控制了一下情绪,然后说道:“我向你们宣布一个不幸的消息,伟大领袖毛主席已于今天凌晨逝世。为让全国各族人民瞻仰主席遗容,需要进行遗体保护,时间 15 天左右。”

为了让全国各族人民瞻仰主席遗容,汪东兴告诉徐静等人,毛主席的遗体需要得到保护,时间15 天左右

一瞬间,屋子里一片沉默。徐静忽如晴天霹雳一般,脑袋一震,差点昏了过去。然而她清醒地知道现在的自己不能倒,此时的国家需要她承担起艰巨的任务。

汪东兴问徐静,有没有什么要求。徐静缓过自己的心神后,思索半晌,提出要看主席的遗体。

于是汪东兴便把刘、徐二人带到了毛主席的卧室。为了延缓主席身体的腐化,室内的温度很低,光线也非常暗,毛主席则全身盖着一条白色的毛巾被,躺在大床的正中央。

徐静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将盖在主席身上毛巾被缓缓从侧面掀开,细细地观察了主席的身高、仪容等,连皮肤细节都做了仔细的触摸和察看。

毛主席

相关的信息获取完毕后,徐静又将毛巾被盖了回去,与刘湘屏一起离开中南海,直奔医科院向领导做了汇报,并对下一步的方案进行了仔细的研究。

到了十点,被任命为负责人的徐静带着药品、器械以及他们提前准备好的方案回到了中南海,并向大家汇报了他们的遗体保护方案。

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正在主席旁的小屋子里讨论毛主席的后事,徐静等人一进来,大家原本的话题立即停止。

于是徐静便在汪东兴的示意之下,将方案的具体细节和步骤向大家做了报告,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了针对性的回答。

徐静自信而镇定地向众人解释,他们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存放了大量几十、上百年的标本,因此保证遗体不腐烂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保存毛主席的遗体,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探索。

因为保存毛主席的遗体不仅仅是保证不能腐烂那么简单,重点是要栩栩如生,毕竟主席的遗体是要让人民群众来瞻仰的,这样的保存他们之前是没有试过的。

不过党中央还是非常信任他们,最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们,并交代他们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是要让世世代代的人民群众瞻仰主席的遗容,能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百姓将会永远铭记。

方案被批准后,徐静便带领他的小组成员开始实施了。他们先将主席的卫生间打理了一遍,并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处理主席遗体的工作场地。

遗体被放在尸体台上后,徐静便与小组成员们有条不紊地工作起来。

两个小时后,主席的遗体便做好了防腐处理,体内注射有福尔马林等防腐剂。

防腐工作做好后,他们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遗体旁边守候,并对做完防腐处理的遗体进行颜色、弹性等方面的记录,为长期保留重要的信息。这个细致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0日的深夜。

除防腐工作外,主席的遗容也经过了细致的打理,衣装、面容、姿势等都经过了严谨的讨论和处理,以便人民观瞻

除了防腐工作外,主席的遗容也经过了细致的打理。

所谓“人靠衣装”,徐静等人在丈量了主席的身体尺寸后,便让红都服装厂的师傅们做了两套中山装。

这两套中山装一套厚一套薄,厚的是深灰色,薄的是浅灰色。该让主席穿哪一身呢?中央的领导们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认为还是浅灰色那套合适。

除了衣服外,最重要的自然还是主席的面容,这也是人民瞻仰主席时的重点。因此主席的头发也经过了理发师的仔细梳理,脸上也经过了技师的修整。

而遗体的姿势该怎么摆呢?徐静等人也费了一番心思,不知该是让手臂自然下垂,还是像列宁一样,将手臂摆在胸前。

他们不敢擅自作主,于是便向领导请示。领导则下达指令:依照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让手下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心情有点紧张,因为他们当时为了保证防腐,便在主席的遗体里注射了大量的防腐液。

吊唁活动开始之初,虽然大厅内已经开启了所有的冷风设备,但还是因为来的人太多,带来了大量热气

可是他们注射的剂量毕竟有点大,因此主席身上出现了一定的肿胀,幸好二十四小时后,肿胀便消退了,直到遗体被转移至人民大会堂时,主席的遗体已经恢复如常。

而在同年9月11日,吊唁活动便正式开始了。为了保护好主席的遗体,大厅里开启了所有的冷风设备。

大厅里冷得人们穿上大衣都觉得冷,然而饶是如此,室内依然因为吊唁的人很多,带来了大量热气。除此之外,大厅内的灯光还非常刺眼,因此场上的温度还是很危险。

再考虑到来这里吊唁的人实在很冷,大家都认为,再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于是中央的领导人们又汇集起来,做了一次讨论——现在大厅的温度对遗体保护很不利,看有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中央的领导人们又汇集起来,做了一次讨论——大厅的温度对遗体保护很不利,看有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有同志提议用照片代替遗体,否则主席的遗体便会受损。

可是如果这样做的话,无疑会伤害吊唁者的感情,对主席本人的伟大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否定,因此在场的多数人都没有同意。

经过一番谨慎的讨论,最好的办法是制作一个有机玻璃棺罩,内置冷气。外面也将取消乐队现场演奏,而改用音响奏乐,至于活动的灯光也将受到控制,尽量不与主席的遗体发生接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临时找来的玻璃棺可谓是来之不易。据当事人韩伯平的讲述,当时中央交代下来的时间非常紧,必须在一天之内搞到玻璃棺。

然而一天时间就把玻璃棺造出来难度太高,因此大家考虑的是直接找来现成的。

大家第一想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玻璃棺,这个玻璃棺是1924年时苏联赠送的。

不过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这个玻璃棺时日已久,已经放了五十年了;第二个问题是,比之主席的身材,孙中山先生的身材显得有些矮小,因此他的玻璃棺不太合适。

大家找来找去,终于从北京找来一个玻璃板生产商。

但是他们的板也不够长,根据主席的身体长度,大概需要2.2米的板,可是这家厂商的板只有1.6米。

因此大家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现做。当这家玻璃板生产商的工人们听说这是为主席制造玻璃棺时,立即横下一条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玻璃棺给赶制出来。

于是工人们咬紧牙关,拼了命干,终于冲破了重重难关,含着眼泪把玻璃棺做了出来,十个多小时就完工了。

主席的遗体放在了玻璃棺里后,既不让吊唁者感到过于寒冷,也成功完成了主席的遗体保护工作

同月13日这天,人民大会堂便收到了工厂职工给他们运来的玻璃棺。

主席的遗体便放在了玻璃棺里,这样便既不让吊唁者感到过于寒冷,也成功完成了主席的遗体保护工作。

二.“769”的暂时存放

吊唁活动一共持续了十七天,这段时期先后有三十多万人过来瞻仰主席的遗容。

而因为中央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主席的遗体也保护得很好。

而在吊唁活动进行的同时,毛主席纪念馆也在计划开工了。

这个计划,就是在毛主席去世的第二天决定的。为此,中共中央、全国人大等机构还专门成立了建设工作小组。

不过纪念堂要完工大概需要一年,这期间,主席的遗体存放在哪里又是一个问题。不过这难不倒中央,吊唁活动结束后,毛主席的遗体便被转移到了一个代号为“769”的地方。

遗体被送到“769”后,就被泡在了药液之中。这种药液可不简单,是专家们结合了各领域的知识以及他们处理尸体的成功经验。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借鉴了考古方面的经验。我国早在考古时,通过马王堆辛追夫人墓发现了防腐效果很好的药液,主席遗体所泡的药液便是从这里借鉴来的。

经过严谨的推演和论证,专家们还得出了一个相当有效的遗体保护方法——即液态和气态相结合。

我国早在考古时,通过马王堆辛追夫人墓发现了防腐效果很好的药液,主席遗体所泡的药液便是从这里借鉴来的

简单而言,就是将身体分为暴露的部分和隐蔽的部分。暴露的部分即头部和两只手,这部分通常在气态中;隐蔽的部分则是主席的身体,这部分则泡在液体之中。

除了按暴露的部分和隐蔽的部分分外,还有平时和特殊保护之分,即平时在气态之中,一年一度的大保护时则在液态之中。

而在主席的遗体安放在这里后,“769”立即24小时值班,由警卫和医务循环看护。负责警卫的,都是主席生前身边的警卫,他们尽忠尽责,用一道又一道岗哨,森严地保卫着主席的遗体。

主席遗体所处的环境,也受到了严格的保护。为避免“769”受到污染,中央规定,无论是谁来此地,都不能把汽车开进去。

三.艰难打造出的水晶

不过只做到这个程度,对于主席遗体的永久性保护还是不太够的,中国当时在此方面,还缺乏最顶尖的技术。

那么世界上有没有这种技术可以借鉴呢?其实列宁、保加利亚、越南最高领导人的遗体的确得到了成功的保存,但问题是,他们的技术不允许外传,因此我国想要学习借鉴国外技术的路是走不通的。

其实列宁、保加利亚、越南最高领导人的遗体的确得到了成功的保存,但问题是他们的遗体保存技术密不外传

早在主席刚逝世的时候,中央便下达了指示:要尽快组织力量研制一个世界一流的水晶棺。为此,国家专门成立了“水晶棺小组”,而这个小组的组长,便是北京市计委副主任韩伯平。

经过大家的研究和讨论,大家对水晶棺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了共识。这个工程是相当艰难的,因为它在外观上雄伟庄重,清晰到无论从何种角度瞻仰主席的遗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材质上,它必须足够坚固,具有足够的防震功效。

对于棺内,遗体保护的要求也相当高。必须温度非常低,能将氧气完全隔绝,干净无丝毫尘土,同时能保湿防干。

更重要的是,这水晶棺的制作时间是有期限的——在主席一周年纪念日之前,这座水晶棺必须完工,绝不允许有丝毫延误。

很显然,这个任务对于制造者而言是相当艰巨的。

为了在一年内完成这个任务,国家众工厂一起展开合作,计划在不依赖他国技术的情况下,制造出能永久保存主席遗体的水晶棺。

各个厂家之间的分工非常明确,即水晶棺的主体部分交给605分厂制造,而底部和侧板则分别交给了上海的新沪玻璃厂和锦州的115厂。

要制作这个水晶棺,无论是长度、宽度还是厚度,都有着不低的要求,如其长度便要求2.2米长。

如果想找到这么长的天然水晶,几乎是天方夜谭,因为我国的天然水晶本来就没有很高的储量,优质的水晶更是少之又少,其中块头最大的,也不过三十到四十公分,根本不可能找到两米以上的水晶。

自然水晶不行,那么人造水晶呢?这样做的难度也相当高,毕竟当时能造大型水晶板的工厂,全世界也不过几家而已,而哪怕是对于他们而言,制造两米长的水晶板也是难如登天,毕竟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那该怎么办呢?纯人工和纯天然都不行,大家商议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天然水晶焊接起来。

不过焊接天然水晶也并非易事,605厂的老技工徐兆彩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却做到了胆大心细,在2000度的高温中艰难完成了焊接工作。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专业技术过硬的老技工。他穿着防护服,拿着喷射枪,面对如此高温还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在水晶融化那间不容发的一瞬,将焊接工作成功完成。

这个工作不仅完成难度高,风险还相当大。当时连他的防护服,都因为过高的温度而被烧得冒了烟,身边必须有人专门给他浇水。

最后,大家终于通过靠着坚韧的精神,在不懈努力下将一小块一小块20公分左右的水晶焊接起来,达到了水晶棺需要的长度和宽度。

最后,大家通过不懈努力将一小块一小块20公分左右的水晶焊接起来,达到了水晶棺需要的长度和宽度

而这水晶板的纯度相当高,已经达到了99.9999%,在当时的世界上可谓是独一份。

而专家团队还模拟八级地震,对这水晶板还进行了严格的测试,而这水晶板也不负众望,完美通过了这次测试。

水晶板的制作过程如此艰难,中间不知克服了多少问题和困难,这背后,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们。

而这精神动力,便源自毛主席伟大的个人魅力和他们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

出于为传承伟人精神出一份力的责任感,他们才夜以继日,直到完工的这一天。

而在水晶棺做成后,就在1977年8月18日,水晶棺便被护卫到了麻竹溪纪念堂南门,并在肖秧的指挥下,进入了瞻仰大厅。

毛主席纪念堂中的毛泽东塑像

水晶棺到位,下一步,便是把毛主席的遗体也移入其中。于是很快,中央便批准将毛主席的遗体转移到此。

载着毛主席遗体的汽车,于1977 年 8 月 20 日凌晨 1 时到达了毛主席纪念堂,供世人瞻仰。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8月14日 19:51
下一篇 2022年8月14日 19:5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