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地震层析成像揭示了地核和地幔边界区域结构的不均匀性,地震波速度降低。研究区域的最低层比超低速区域的其余部分减慢了波浪的速度。这可能是由于地核在地幔边界处的“溶解”。
地幔是地球的一个有趣且鲜为人知的外壳,位于地壳和金属核之间。认为只有均匀的岩体隐藏在地壳下的想法远非事实:地幔由几层组成,每一层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异质性。最初,地幔由超镁铁质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岩石组成,如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及其高压转化产物。
地幔处于粘塑性对流状态:巨大的岩石块在数千万年的时间尺度上混合在一起。对流流将热量从热核心带到地表,穿过地幔的所有层,经历组成和性质的变化,并与“沿途”遇到的所有结构相互作用,例如沉入的岩石圈板块的残骸它在俯冲过程中。
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地幔结构的一切都来自地震数据。地震波被地幔的结构折射和反射,远离震源记录的波序列携带了有关波所经过的所有结构的信息。
地球上各种地震波的传播方案。地震焦点 – 地震发生的地点。主要过程是在具有不同密度的介质中传播期间的折射(弯曲),以及在异质层边界处的反射。
在地幔的下部,地震学家发现了不寻常的构造——所谓的大型低剪切速度区和超低速区。
异常的确切性质尚不清楚,但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这些区域可能是地幔柱的底部或沉入地幔底部的岩石圈板块的“墓地”,或者它们可能是地核与地幔甚至地幔碎片相互作用的产物原行星Theia的碰撞产生了月球。速度降低区域的高密度岩石反对前两个版本,而支持后两个版本。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李志(Lithuanian Li)领导的剑桥大学科学家“审查”了具有高达数十公里空间分辨率创纪录的超低速区域。为此,他们记录了地震的地震图,其中的波“沿切线”穿过速度降低的区域并经历了最大的偏差,之后他们对初始波在大肠内的传播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地球。描述该研究的原始文章属于公共领域。
科学家们“调整”了地幔中异质性的形状和参数,使模拟的地震图与实测的一致,从而重建了异质性的结构及其性质。
用于研究的地震波传播示意图。虚线圆圈 – 410和660公里深度的层边界,颜色反映了横波传播速度的相对异常(红色-减速,蓝色-加速)
事实证明,几百公里宽、几十公里厚的扁平“煎饼”最适合模型。反映大尺度结构的低频波的速度在这些区域降低了 20%,而对小的不均匀性敏感的高频波的速度降低了 40%。
在这种情况下,波通过折射向地球中心移动,并且高频波比低频波更强烈地移动。这对应于分层结构:显然,在超低速区,地震波无论如何都会减慢,有一个几公里厚的低层:那里的波速下降得更多。
超低速区和地震波在其中传播的示意图。左边的太平洋 LLVP 是低剪切太平洋区,ULVZ 是超低剪切区,CMB 是核幔边界。
该工作的作者并未就研究领域的性质得出明确的结论,但倾向于支持内部流程。他们强调,他们的岩石的高密度一定是由于铁含量的增加(它取代了岩石中轻得多的镁)。
忒伊亚的地幔是一个比地球更小、更分化的天体,它可能富含铁,但很难用碎片解释最低且非常薄的异质层中波速的急剧下降。
相反,地核的“溶解”更合适:金属铁可以在其边界被氧化,进入岩石的成分中,然后最底层的岩石将是最富集的。这也可以通过测量的夏威夷火山熔岩同位素异常来证实,该火山位于研究区上方 2900 公里处,但通过地幔柱与之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