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南部乡镇,有一个村坊在连城和凤岗之间。这两个乡镇,都是大部分接壤,可是这两地交流估计绝不是全民来往,而是亲戚串门式,随着历史交流,二者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之间协作也变得更加亲密。但是在故事里,他们还只是接壤式交流。
有一小孩从小就离开了自己家,来到离自己四五里外的外婆,开启了人生体验式旅行。他的生命里被别人多出了很多挣扎,总是在这两个地方来回奔走。在老家住久,总是会怀念外婆家,然后在外婆家住久,又会呆大门口,注视着西南角的山丘。在山丘脚下,便是那男孩家之所在。
这小孩是一个没有被母亲开眼之人,所以他一直活在微观感知。他是世间罕有可以保留原始感知,但又可以和外界交流奇人异士。他活在一个电视普及年代,他与世界交流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电视语言。这是微观感知最特别之处,与印度冥想相类,他把自己所有感知不是像别人固定联系,而是一开始一卷卷录像带存储好。在很漫长时候,这个孩子不觉得这有啥区别。直到随着年龄长大,同伴们记忆逐渐衰退,才知道自己似乎跟别人有点不一样。当然在他得到第三只眼时候,也付出比别人学习语言慢倾向,所以他在很长时间都是沉默,也是被人忽略的。他所有对话也许只是跟几个亲密人来讲,天生是一个自我保护人,对世界充满不信任,在不安时候,总是回到自己内心,虚构一个快乐体验,追忆逝去故梦。在别人眼里,总是沉默,但很少人不知道他心里,正在编造一个惊奇世界,压根没有空搭理那些觉得索然无趣事情。他就是这样任性成长,除了最亲的人,对人总是不理不睬。
他活跃圈子也是仅限在山村方圆十里之内,即使村落很近,也很少跑到对方村子里。在他们意识里,一个村落就是代表不一样世界,不同心灵,也代表不同世界,彼此之间来往也不是那么紧密,毕竟各自都有各自生活。
他生活里最甜蜜集体记忆,也是这个时候,之后再也没有遇到过如此深刻回忆。这也是今后几十年,梦里每天萦绕影像。他的语言信息是电视教会,所以在做梦时候,又无形中又放了一遍人生记忆。他的人生充满了重复有新奇梦境,直到几年努力,终于破坏了梦境奥秘。明白了,做梦不是什么潜意识,而是先天信息对后天信息进行整合,以此解放内心负担。梦境其实是过往人生无数次重演,在重演中不合时宜东西,会变得很新奇。人生其实还有一条主线,就是这条暗线,梦境思维,才是人生主导,白天这种暗示性思维,其实只是一种单线思维,而梦境思维压根不是心理暗示所可以掌控,而是内心自身存储信息对大脑本身一种反制。
分享收藏
6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