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丹
爱上一座城,或因为一个人,或因为城里的风景,也有人不问因由。而水东湾,她如诗如画的滨海风情,一直以来是我近乎一种执迷的热爱。
每次到来小城,必去海堤,看看红树林、滩涂、白鹭,犹如老友重逢。
去年八月,由于工作需要,我在小城工作半年。如此,无论晴天雨天,晨昏昼夜,我可以随意地、毫无顾忌地来到红树林湿地,漫步海堤、栈道,吹着海风,闻着大海独有的气息,与这里的景物近距离一一对视。
红树林,乍一听,是一个多有诗意的名字,以至当年烂漫年华的我,是怎样的充满期待甚至浮想联翩思绪飞扬。
后来才知道,红树林的叶子是绿色而非红色,是因为树皮中含有一种叫单宁的物质,与空气接触后会被氧化成红色,故称红树林。它常年蓊郁苍翠,你几乎感觉不到它有落叶的时候,抑或难以见到即使是一片叶子的飘零,仿佛这里只有春夏,没有秋冬。
红树林长年累月在这片滩涂湿地,一直扎根、固守,像是守着一个诺言。
我平时仅能分辨红树林阔叶与尖叶的区别,孰不知红树林种类繁多,有桐花、秋茄、木榄、白骨壤等。管它呢,反正喜欢就喜欢了,何妨“云开观树色,海静听鹭鸣。”
红树林群落生长,形成独特的“海上森林”景观,也有极个别单独长着的,在茫茫辽阔的滩涂,像是蒲公英散落天涯的孩子。滩涂那棵单单独独的红树林小树,我在栈道上走过时,就多次用手机把它拍下。
每年秋天,白鹭及各类候鸟从遥远的北方甚至更远的内蒙、西伯利亚,迁徙到这里栖息过冬。我不知道,是否有白鹭滞留这里,就算春天回暖了也不再北归,这片红树林湿地成了它的家园。
我喜欢白鹭,喜欢它一身白色的羽毛,纯洁,优雅,飘逸。嘎嘎嘎的鸣叫声嘹亮悦耳,优美动听。单脚站立水边时的样子,如水上芭蕾。飞翔的姿态也是温文儒雅,极绅士。无论它们盘旋于红树林的上空还是在水边觅食,我的视线由始至终,痴痴地追随着它们的身影。直至,飞到另一片林子里。
想去红树林看日出,由来已久。
某天特地赶了个大早,到海堤时,已有白鹭一只两只或几只优雅地扇动着翅膀,在红树林上空飞来飞去,又有从水面低低掠过。水中的红树林静默得还似在梦中,像一幅霸屏或留白的水墨画,远处有渔船的马达突突突地开动了,在栈道一处最高的观景台静候,一轮红日终于在东边的海平面徐徐升起,旋即霞光铺满整个海面,水波粼粼,橙黄一片,把跨海而过的水东湾大桥衬托得绰约多姿。这一片的滩涂,由晨曦的黑白色被镀上了一层玫瑰金,宁静美好。
观鹭阁,总要让我想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藤王阁。夕阳下的滩涂,随着海水退潮涨潮,呈现出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奇幻景象,好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景观。来海堤,一定不容错过一场夕阳,它是如此唯美、迷人。
我喜欢黄昏时分一个人来这里,中年以后,愈加享受这样的独行独处。渐渐地天转青色,渐渐地夜幕降临,渐渐地华灯初上,渐渐地人潮退去,及至栈桥的灯光闪烁缥缈,及至灯光把怡景湾分割成一格一格炫目的蓝,及至远望一岸灯火,夜色下的水东湾大桥像一串彩珠。
今年5月,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乘坐快艇遨游了整个水东湾海面,得以有幸全方位一睹她妖娆的身姿。快艇从水面疾驰而过,尾端划出两道长长的水波纹,水东湾大桥如长虹卧波横跨在湛蓝碧海之上,远处的陈村港、歌美海、莲头岭,以及堤岸的建筑,茫茫水云间,疑是海市蜃楼,实为人间胜景。
如果,有一个地方,一呆便会上瘾,那一定是这里,来了,你会沉醉不知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