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承载了无数国人的出行记忆,地域辽阔,地貌多样的中国,靠汽车是跑不完的,廉价的火车,依旧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在贫困的山区,火车至今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工具。虽然高铁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承载着情愁与希望的绿皮火车,依旧奔跑在铁路线上,在这些火车上,你可能还会遇上一些“特殊旅客”。比如,在我们四川,就有一趟慢火车,装载着很多“特殊旅客”,他们乘坐的是从普雄开往攀枝花南的的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
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穿越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途经27个站点,旅客大多是彝族老乡和沿线职工。而这座慢火车更是承载着彝族老乡走出大山的希望。每逢到了当地节日或赶场的日子,老乡们会把家里的山菜、禽畜带到城里去卖,这批人也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特殊旅客”。
坐过火车的朋友都知道,有些东西我们是不能带上火车的,但在今年7月1日最新公布的《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明确规定了。约定公益性“慢火车”可以允许旅客随身携带少量家禽、家畜和日用工具、农具。于是,这些“特殊旅客”也可以顺利坐火车了。
为了满足当地老乡的需求,这趟慢火车还专门设置了一节车厢,用于存放老乡们带来的禽牲,猪和羊等牲畜上车后,会被赶往专门车厢,实行人畜分离。同时,这节车厢的地面也进行了特别的改造,带有凹槽,确保牲畜家禽的排泄物,可以排出车外。
工作人员还增加了天窗的数量,定期消毒,确保列车环境。车厢里还增加了牲畜拴挂处,防止它们乱跑。整个车厢内大约能容100多头羊,从此。老乡们带的鸡鸭鹅猪羊有了“专座”,行李车成了一个流动的“动物园”。
这趟慢火车不仅成了老乡们走出深山的工具,是走亲访友的“公交火车”、是求学路上的“校车”,也是乡民赚钱的“赶集车”。据老乡介绍,他们在赶集的日子,会带着自家鸡鸭去喜德售卖,每次能赚几百元。除了牲畜,老乡们还会把家里的山野菜带上火车,有时候,人们也会在车厢里进行交易,因此,这趟慢火车又被人们称为“移动的集市”。
慢火车在悠长岁月里,陪伴着彝族乡民的成长,融入到了沿线老百姓的生活中,也成了承载乡愁记忆的地方。很多人会专门来乘坐这趟慢火车,只为了体验这里的人间烟火。车厢里会传来猪、羊的声音,也就鸡鸭的叫声,还会有乡民的卖买声,如同一个淳朴的村庄,铺开了一幅最纯朴的生活画卷。
这趟热闹的“慢火车”,全程最高票价也只要26.5元,最低票价只要2块钱,票价已经30年没变过了。它早已融入到了大凉山老乡的生活中,承载着大凉山乡村振兴的希望,谱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壮丽新篇章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分享!如有侵权,删图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