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七王坟之行意犹未尽,此次决定再探凤凰岭登山步道,没想到在近郊也有这么美的高山草甸,简直是太惊喜了!
此行的起点选择了车耳营村,车耳营坐落于凤凰岭脚下,曾是戚继光战车营所在地,是妙峰山古香道的起点,村内古迹众多,还有大名鼎鼎的牛头宴!
此图是村内的关帝庙,寺庙未曾开放,庙门前的老松,据说有1600年了,树形极美,值得驻足!
开车沿村落主路一直走,道旁有不甚明显的指示牌,进香古道1700米,自驾车子可直接到南线停车场!
停车场的边上就是宽阔的消防通道,沿消防通道行至约一公里,道路右侧就是进香古道的指示牌,亦是上次七王坟之行的出口!
此处入口处看到大量工人在维修,道路比上次平整很多!
沿途的溪流,这里有几块平整的大石头,很像是天然的石桌,在此小坐!
行至磨镰石河茶棚,磨镰石河茶棚是进香古道(老北道)的第一个茶棚,由此可继续上行,是一条戏水避暑线路,此行右侧沿着凤凰岭登山步道线路行走!
由此开始便是一路缓慢的爬升,双龙岭茶棚,是进香古道老北道的第二座茶棚,因其山岭的两条山脊蜿蜒,犹如相背而卧的两条巨龙而得名,遗址石头上还刻有甄氏家族双龙岭旧址的字样!
沿途绽放的野花,漫山飞舞的蝴蝶,也让略显单调的爬山过程多了许多的乐趣!
道旁不计其数的野山楂已经露出红彤彤的笑脸,野山楂的味道比普通的山楂果更为香浓,深秋时,可捡一点来泡茶!
花洞子茶棚,进香古道老北道的第三个茶棚,此处海拔为780米,因进香古道旁天然巨石下的石花洞而得名!
花洞子茶棚下有一堵高高的石墙,湿度很大,上行的途中,还以为此处会有泉!
上行的道路每隔一段都会有一个平缓的过度,相对强度不大,而且全程都是树荫遮蔽,走起来很舒适!
由密林中走出,豁然开朗,原来是大风口到了,大风口茶棚是老北道中最大的一个茶棚!
大风口是凤凰岭与阳台山之间的重要垭口,此处一年四季的大风而得名,想来应该是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穿堂风一个道理吧,哈哈!
夏日的大风口,一派高山草甸的自然风光,一种形似芦苇的植物随风摇曳特别美!
由此处沿路直行是去往阳台山方向,右转是凤凰岭!
此行是右转,一大片美丽的草甸呈现眼前,四周雾茫茫的群山间,美丽的草甸,盛放的野花,简直是仙气十足!
穿过草甸,便是通往1705高地的一路爬升,回望走过的草甸,真的是很美呀!
一口气爬到山顶,山顶有可供休息的简易木长椅,在此小坐,山风吹过,湿透的衣衫瞬间冰凉凉的!
山顶亦是绝佳的观景点!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远山笼罩在一片雾蒙蒙中,层层叠叠,宛若海上的波浪!
行至山巅,又下入山谷,下行部分路段是经过修缮的,原木台阶经年累月,多半已经风化!
山脊之上的行走!
未曾登上高峰,又怎能领略到这天高地阔之美呢!
山脊之上,随便一块大石头,都是绝佳的拍照地呀!
经过又一次的爬升与下行,终于到达指示牌中所标志的草甸,一个小小的山谷,此处草甸要比之前的小很多,山谷间有一个小小的玛尼堆!
回望走过的一座座山峦!
凤凰岭景区的界碑!
凤凰岭标志性的山石形态呈现眼前!
下行途中的爬藤植物,铺天盖地的植被像一层翠绿色的大地毯,回来时查查,原来被叫做葛的植物,相传是我国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养生家葛洪发现,因此而得名!
下行道路,即是凤凰岭景区南线线路,沿途秀丽的山景!
凤凰岭黄普院(圣水院),圣水院已坍圮,明宣德九年(434年)秋开工至明正統三年〔1438年〕建成妙觉寺!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在原黄普院旧址又修建了一座寺院『明照洞瑞云庵』,其山门即建在金刚石塔旁!
金刚石上塔”是京郊凤凰岭风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是一处绝妙的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景观!
由此处可继续游览凤凰岭南线景观,景区正门出,此行车耳营方向,穿过一公里核桃林,到达南线停车场,刚好走一个环线!
此行借鉴了某驴友线路,线路显示为十公里,但实际计步约25000步!
全程线路清晰,但上上下下爬升比较大,部分下行路段皆为碎石,不适宜无野外登山经验者!
友情提示,此行平均每人约2000毫升的饮用水,尚且略有不足,夏日登山略有风险,一定要合理安排行程!
我是叁月,用视频与文字记录北京小众景点,徒步线路!
承诺每一篇记录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痕迹,原创不易,请勿随意抄袭,图片皆为手机拍摄,仅供参考,谢谢您的支持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