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因为我是七零后,从小就热爱摩托车,对各种进口国产品牌品牌都比较了解。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人们最早接触摩托车,是国产和东欧品牌。
轻骑15A摩托
轻骑15C摩托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手里钱还不多,一般都是选国产轻骑15系列轻便特摩托车做代步。济南产轻骑15二冲程轻便摩托,早期型号人们称呼“黑老鸹”,后期又推出换代车型,噪音很大,手动二速。一公里内只闻其声不见人,一袋烟功夫才到眼前[捂脸]
明星50摩托
嘉陵50摩托
建设50摩托
南京五河50摩托
后来嘉陵和建设都推出了50排量的摩托车,石家庄飞机研发所也推出了一款50排量摩托车,“明星50”。嘉陵是引进日本技术生产,明星发动机是雅马哈整机进口,轴传动皮实耐用。玉河建设推出的时间要晚一些。质量肯定是拥有YAMAHA发动机的明星最好。
幸福250摩托
幸福250C摩托
后来人们开始对摩托车性能有了更高要求,国产幸福250推出最早,也就顺理成章成了热销品牌。二冲混合油,油耗高质量一般但马力大,速度更快。
捷克175摩托
佳娃350摩托
苏联玉兔175摩托
东德依发251摩托
八十年代,苏联和东欧也都出口到国内不少摩托。有苏联的日出玉兔175系列,有捷克斯洛伐克的佳娃系列,还有民主德国(东德)的依发系列。东欧产品大多都是二冲程,质量不好,技术落后,做工粗糙。其中性能最好的要数东德的依发系列,有150/250/251等型号。国内销量最多的是依发251。
日产雅马哈DX100摩托
日产铃木A100摩托
日产川崎kc100摩托
日产本田S100摩托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日产四大品牌摩托车开始打入中国市场。一经推出,便以其耐用、省油耐用、做工精细、款式新颖,等诸多优点,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东欧摩托也被挤出了中国市场。上面四款摩托,为日系四大品牌二冲程100排量代表车型。质量、性能、款式最好的当属本田H100s,从做工和款式看,本田也是佼佼者。
日产雅马哈RX125摩托
日产川崎XH125摩托
日产铃木TR125摩托
日产本田CG125摩托
日系四大品牌摩托125排量里,性能和销量最好的是铃木TR125,和本田CR125。铃木TR125的质量比较可靠,综合性能要比同是二冲程发动机的川崎和雅马哈好,这也是其热销的原因。川崎和雅马哈是冷门车型,销量不大。本田相对技术先进,推出的CG125是四冲程发动机,耐用省油的优势,使其后来居上,成为了一代神车。
本田GL145
本田GL145也是本田代表车型,红/灰/土豪金三种颜色。性能卓越,款式新颖靓丽,在当时是最贵的进口摩托,五羊本田125A的鼻祖。
建设雅马哈CY80摩托
嘉陵本田JH70摩托
黄河川崎HK250摩托
这三款是合资摩托,重庆建设雅马哈80是一款弯梁车,没有离合,妇女老人轻松驾驭。嘉陵本田70,耐用省油噪音小,后来成了一些农村摩托车的代名词。两款都是神车,销量都很大。黄河川崎250是当时最大排量合资车,没有竞争者,但价格有点高,质量一般。
天津迅达90摩托
铃木GS125摩托
五羊本田125A摩托
幸福xF125摩托
八十年代后期,铃木推出一款四冲程摩托GS125俗称铃木王,其款式靓丽,性能优异,耐用可靠,当时又是引领了一阵销售潮流。国产幸福仿的是本田CG125,质量也不错,由于价格便宜,销量也可以。五羊本田125A,仿的是本田GL145,比原型车还成功,也是一代神车。迅达是天津引进的德国淘汰生产线生产,质量差,销量小。但后来采用本田发动机的的天虹卖的很火。不得不说,销量好的秘诀其实就是质量过硬,有好的口碑,才能成为经典。到了九十年代,国产通过合资灯方式,诞生了很多品牌,都推出了相应车型,再这也不在一一例举了,发几张经典车型做欣赏。
铃木GS125R(王中王)摩托
雅马哈150摩托
本田WIN100摩托
三阳野狼125摩托
天虹TH90摩托
铃木AX100摩托
还有一些车型没表,大家补充。
嘉陵50,嘉陵70,铃木90,铃木100,铃木125,雅马哈80,雅马哈100,本田90,本田100,本田125,南方125,春兰125,长江250(偏三轮、也叫侉子)。梅花250,幸福250。明星50,明星100,明星250。迅达80,轻骑90,轻骑100,金城铃木70,金城铃木100等,这些摩托都驾驶过。后来到了90年代,自己购置一辆重庆80,现在还是很不错,给油就窜。下图是前几天拍的,有朋友想要,给他传过去几张照片。
长春铃木AX100,金城铃木AX100,洪都本田125,黄河川崎250,建设雅马哈150,夏杏三洋125,幸福250,黄河250
,嘉陵70,福先达125,济南轻骑铃木125,木兰50,天津迅达雅马哈100,天虹本田90,春兰虎,春兰豹等。。
八十年代首推铃木TR125(整车进口) 铃木王GS125(见过89年白色版本)铃木AX100(整车进口) 本田CG125(白金点火) 重庆CY80(原装雅马哈发动机) 嘉陵c70(幼兽版) 嘉陵JH70(原装本田发动机) 川崎GTO125(整车进口) 黄河川崎250(早期原装川崎发动机) 幸福250 幸福125(第一代是原装本田CG发动机)光阳豪迈125(80年代末期是本田发动机)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摩托车是比较少的。全县也没有几辆:我记得邮电局有几辆草绿色的幸福250。电业局有三辆750,公安局有几辆长江750。至于个人和其他机关单位,就没有摩托车了。
到了1982年之后,有少数做买卖的小摊贩(比如流动照相的),买下了嘉陵50。就是皮带传动的那种车。怠速的时候,离合器里的钢球和离合器外壳经常碰撞。停在那里“叮呤咣啷”地响。从声音就能听出来,是嘉陵50来了。后来类似的还有建设50等车,只是增加了快慢档位。更好点儿的,就是济南产的木兰50踏板车了。
后来本田125作为高档摩托车,首先出现在县城的大街上。是电业局某领导的座驾。另外纯进口的本田70、蓝色的雅马哈80也出现在市场上了。我记得当时候本田70的销售价格是7900多元,雅马哈80是4600元。很快,红色的雅马哈就比蓝色的多了。多数是建设机床厂生产的。
国产车仍然以幸福250为主。不过做了简单的改进:点火开关从车头的仪表盘处,移到了油箱下方左边的支架上。整车色调也改为大红色了。
现在看起来,这种幸福250A型车,造型较丑,傻大黑粗。但是,如果和当年南昌产的雄狮250、山西的金菱250相比,那可就漂亮多了。别的不说,光看油箱,雄狮的油箱像半个栗子,又胖又丑;金菱的油箱,活像一半儿老茭瓜——棱角分明,太难看了。
与金菱250、雄狮250的丑车相比,幸福250又推出了新产品:幸福250C型车和单排气14马力的幸福250D型车。这两款车都采用了黄色商标的易初发动机。在当时候的市场上,幸福250C型车,占据了绝对的销量第一的位置。销售价格也由最初的2350元,涨到了1989年的4050元。两个消声器也由尖嘴的变成了平头的。声音好听了许多。
后来到了1990年,随着金城铃木AX100的上市,幸福250C型车就失去了摩托车市场霸主的位置。以后就是金城铃木和其他品牌群雄并起的年代了。